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區(qū)。甘肅、云南、貴州等省亦產(chǎn)。
采收加工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fā)散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狀鑒別
本品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0.3~0.8cm;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huán)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huán)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歸腎、肺經(jīng)。
性能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