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l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
相關(guān)名
山楂、楂肉、山查、紅果、山里紅、山里果、羊球、棠球子、糖球子、酸楂、炒楂、焦楂
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河南、遼寧等省。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切片,干燥。
性狀鑒別
本品為圓形片,皺縮不平,直徑1~2.5cm,厚0.2~0.4cm。外皮紅色,具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diǎn)。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中部橫切片具5粒淺黃色果核,但核多脫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見短而細(xì)的果梗或花萼殘跡。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飲片炒山楂
形如山楂片,果肉黃褐色,偶見焦斑。氣清香,味酸、微甜。
焦山楂
形如山楂片,表面焦褐色,內(nèi)部黃褐色。有焦香氣。
性味歸經(jīng)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
性能特點(diǎn)
本品酸甘開胃,微溫能通,消化行散,藥力頗強(qiáng)。入脾、胃經(jīng),善消食化積,治油膩肉積。入肝經(jīng),善活血散瘀,治血瘀痛經(jīng)、經(jīng)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