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烏龜和梅花鹿是要好的朋友,它們發(fā)誓:不能同生,但求同死,永不分離。
一天,它倆結伴去海底的水晶宮游玩。烏龜背著梅花鹿慢慢向海底游去,海底世界真是美妙極了!到了水晶宮門前,見魚呀、蝦呀圍成一團,鬧鬧嚷嚷不知在說什么,擠到前面一看,原來大伙兒是在看一張告示,上面寫著:“海龍王得了一種頭痛的怪病,經(jīng)多方醫(yī)治,也不見好轉,誰要是能治好龍王病,就封他當大官。并賞黃金一萬兩。”烏龜一邊看著告示,一邊打著鬼主意,稍后它對梅花鹿說:“你稍等一下,我去去就來。”烏龜扔下梅花鹿,急切地去見海龍王。
烏龜對海龍王說:“大王,我有辦法治好您的病,您只要吃下梅花鹿的腦子,頭痛就會馬上好的。梅花鹿我已經(jīng)給您帶來了,就在門口候著呢!”龍王一聽高興極了,立刻派蝦兵蟹將將梅花鹿帶進宮來。命令把梅花鹿割下腦袋來孝敬它。梅花鹿一聽就知道是烏龜出的壞主意,便不慌不忙地對海龍王說:“大王有病,我自然應當效勞,可是不巧得很,今天跟烏龜下海,我認為帶上腦子沒有什么用,就把它擱在家里了,現(xiàn)在大王要用,我馬上去取,請大王趕快派烏龜送我上岸吧!”烏龜只好馱著梅花鹿游出水面。一上岸,梅花鹿就把烏龜背在身上,飛速地朝深山峻嶺奔去,一直跑到山頂才停下來。
梅花鹿氣憤地對烏龜說:“你這個見利忘義的家伙,平時我對你像親兄弟一樣處處照顧你,事事保護你,可你倒好,為了升官發(fā)財,就背信棄義,出賣朋友,將來一定不會有好下場。”說著,梅花鹿使勁用角一頂,烏龜就從山頂上滾到了深溝里。這一下,烏龜雖然沒有摔死,可背殼卻摔成一十三塊,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完全長好,背殼上留下了好多深深的痕跡。
龜甲為龜科動物烏龜?shù)母辜准氨臣?。主產(chǎn)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殺死,或用沸水燙死,剝取甲殼,除去殘肉,曬干,以砂炒后醋淬用。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腎、肝、心經(jīng)。
【功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yǎng)血補心。
【主治】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崩漏經(jīng)多。
臨床應用
1、肝腎陰虛所至的陰虛陽亢、陰虛內熱、陰虛風動證。本品長于滋補腎陰,兼能滋養(yǎng)肝陰,故適用于肝腎陰虛而引起上述諸證。對陰虛陽亢頭目眩暈之證,本品兼能潛陽,常與天冬、白芍、牡蠣等品同用,如鎮(zhèn)肝息風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治陰虛內熱,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者,常與滋陰降火之熟地、知母、黃柏等品同用,如大補陰丸(《丹溪心法》)。本品性寒,兼退虛熱,治陰虛風動,神倦瘈疭者,宜與阿膠、鱉甲、生地等品同用,如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2、腎虛筋骨痿弱。本品長于滋腎養(yǎng)肝,又能健骨,故多用于腎虛之筋骨不健,腰膝酸軟,步履乏力及小兒雞胸、龜背、囟門不合諸癥,常與熟地、知母、黃柏、鎖陽等品同用,如虎潛丸(《丹溪心法》)。小兒脾腎不足,陰血虧虛,發(fā)育不良,出現(xiàn)雞胸、龜背者,宜與紫河車、鹿茸、山藥、當歸等補脾益腎、益精養(yǎng)血之品同用。
3、陰血虧虛之驚悸、失眠、健忘。本品入于心腎,又可以養(yǎng)血補心,安神定志,適用于陰血不足,心腎失養(yǎng)之驚悸、失眠、健忘,常與石菖蒲、遠志、龍骨等品同用,如孔子大圣知枕中方(現(xiàn)簡稱枕中丹)(《千金方》)。
此外,本品還能止血。因其長于滋養(yǎng)肝腎,性偏寒涼,故尤宜于陰虛血熱,沖任不固之崩漏、月經(jīng)過多。常與生地、黃芩、地榆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24g。宜先煎。本品經(jīng)砂炒醋淬后,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并除去腥氣,便于制劑。
經(jīng)驗方
1、治心矢志、善忘:龜甲(炙)、木通(銼)、遠志(去心)、菖蒲各半兩。搗為細散,空心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錢匕。(《圣濟總錄》龜甲散)
2、治痿厥,筋骨軟,氣血俱虛甚者:黃柏(炒)、龜甲(酒炙)各一兩半,干姜二錢,牛膝一兩,陳皮半兩。上為末,姜汁和丸,或酒糊丸。每服七十丸,白湯下。(《丹溪心法》補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