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健身,不外乎是內(nèi)與外的鍛煉。所謂內(nèi)是指意識、意念。意識和意念的鍛煉準則,是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心態(tài),也就是平常心。太極拳的練習要求是純?nèi)巫匀唬靡痪湫g(shù)語就是“舍己從人”。
用“舍己從人”的態(tài)度處世,就能心胸寬闊,不會凡事斤斤計較。有了這種寬廣的心胸,自然對健康有益。再從深一層的意義上講,練習太極拳能懂得虛實變化,能通曉禍福的關(guān)系等哲學原理,這樣就會在社會生活中,泰然地對待所遭受的挫折。從外形動作上講,太極拳的動作講究上下協(xié)調(diào)、內(nèi)外合一,要求用意不用力。整個動作緩慢柔和,非常和諧。這種和諧運動,是太極拳的重要之處,也是太極拳健體強身的關(guān)鍵。因為人體的健康,也是需要一種和諧,松靜柔和,如行云流水的太極拳運動,正符合人的健康機理。
當然,要想達到很好的健身效果,在太極拳的鍛煉中要按照科學的規(guī)律采進行訓(xùn)練,要本著無過不及,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掌握適當?shù)挠?xùn)練量,切忌一暴十寒。超負荷的訓(xùn)練,對一般的以健身為目的的太極拳練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
因此,掌握運動量的大小,要因人而異,尤其是對中老年人來說,更要掌握好適宜的運動量,才能達到好的健身效果。在身體健康狀況不斷好轉(zhuǎn)的條件下,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量,以提高自身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