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1:甜的黑枸杞不好
1、很多人認為發(fā)甜的黑枸杞是不法商販加工過的(為了增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是發(fā)甜的黑枸杞是野生枸杞的標準之一(糖分證明成熟度夠、原花青素含量高,而原花青素是黑枸杞部分功效的主導因素)。
2、如何辨別黑枸杞造假:
?。?)摻糖的黑枸杞甜味在表皮;
?。?)染色黑枸杞果柄也會被染色(但純野生的果柄多多少少會有點顏色);
?。?)常被用來當做黑枸杞的白刺果是單核,而黑枸杞是多核(將果實掰開看一眼便知)。
誤區(qū)2:果柄越長越好
1、果柄長度無法辨別黑枸杞的好壞,因為果柄長短是采摘工人采摘時造成的;(還有一種情況是,若果柄全部都是一樣長到枝部,那說明是剪枝的,純野生的為了保護草原,是絕對拒絕剪枝)
2、一般野生黑枸杞的果柄有長有短,而剪枝的都長;
3、有無果柄不重要,畢竟果柄不是用來吃的。果柄已經(jīng)很為很多人辨別黑枸杞好壞的標準,外觀漂亮賣相好。但是這個所謂的標準對黑枸杞產(chǎn)業(yè)是不利的,為了這個果柄會增加采摘成本,最后買單的只有消費者。
誤區(qū)3:果柄越白越好
1、果柄顏色很大程度反映了黑枸杞的產(chǎn)區(qū)。但是,由于存放時間、晾曬方式不同,黑枸杞的果柄會變成紫色、土黃色、灰白色各種狀態(tài)。
2、白色果柄只能說明黑枸杞外觀漂亮(不一定原花青素含量高);
3、紫色果柄是染色枸杞?事實由于在鮮果運回晾曬場的時候,會發(fā)生顛簸,導致部分果柄被花青素沾色,所以有些果柄是紫色;
誤區(qū)4:泡的次數(shù)越多越好
1、泡的時間長的確證明了黑枸杞花青素含量高,但得看多久,有的泡24小時,有的泡48小時,還得看花青素的氧化程度;
2、黑枸杞的出色與水溫、水質關系非常密切。所以不能看出色速度。比如:同樣重量的黑枸杞,浸泡在同樣水質中,靜置到不下色為止,最后觀察水中顏色深淺,顏色深的說明花青素含量是比較高的。
3、泡的次數(shù)與黑枸杞的量還有水的量有關,得在同比例的情況下進行對比,方可知道好與壞。(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