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玉米,大家都愛(ài)光煮玉米,把玉米須扔掉。專(zhuān)家指出,這其實(shí)是浪費(fèi)。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chēng)“龍須”,性平,有廣泛的預(yù)防保健用途。
小檔案
【名稱(chēng)】玉米須
【別稱(chēng)】玉麥須,五蜀黍蕊,棒子毛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膀胱、肝、膽經(jīng)。
【主治】利尿,泄熱,平肝,利膽。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jié)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淵,乳癰
功效作用
1、利尿:
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蟲(chóng)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須,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膽:
治療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與茵陳、梔子配合應(yīng)用。玉米須、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
3、治療吐血、衄血和尿血:
尿血時(shí),玉米須配薺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壓:
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決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壓癥狀。
5、止瀉:
對(duì)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
除此以外,玉米須還有強(qiáng)心、開(kāi)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無(wú)任何副作用。
膳食推薦
玉米須茶
【材料】玉米須50克。
【做法】將玉米須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玉米須煎煮1小時(shí),取汁飲用。
【功效】泄熱通淋,平肝利膽。主治:膽結(jié)石,膽囊炎,糖尿病。
玉米須白茅根湯
【材料】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gè)。
【做法】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時(shí)后,文火煎煮40分鐘,分兩次吃棗喝湯。
【功效】可清熱利膽排石,適用于肝膽濕熱型膽石癥。
玉米須煮雞蛋
【材料】玉米須100克,雞蛋2個(gè)。
【做法】將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同煮,蛋熟后去皮,復(fù)煮片刻,吃蛋喝湯。
【功效】具有平肝清熱、利尿祛濕之功效,適用于肝郁氣滯型前列腺增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