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林海中放山尋參,人參的葉子是尋找人參的標桿。
人參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因生長年份不同,葉子有多有少。
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個對生的5小葉的復葉,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個輪生復葉,叫“燈臺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輪生復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莖頂有5個輪生復葉,叫“五匹葉”。
人參葉味苦、微甘,性寒。功能解暑清熱,生津止渴,煮水喝,對于暑天防治暑熱口渴,是很有幫助的。如嫌力弱,可以加用麥冬、滑石、西瓜翠衣等,解暑清熱,生津止渴。
暑熱重的,可用人參葉配合生石膏、知母、粳米等,以增強解熱生津之力。
《本草綱目拾遺》說,人參葉補中帶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氣,降虛火,利四肢頭目;醉后食之,解酲。
《時病論》以人參葉配合連翹、花粉、鮮石斛、生地、麥冬,組成清熱保津法,用來治療溫熱汗出,熱病傷津。
人參葉配用蘆根、茅根、麥冬等,清熱生津,能治胃熱陰傷口干。
人參葉也常用于糖尿病,熱熾陰傷者,配用天花粉、天門冬、黃連等清火生津止渴;氣陰兩傷者,配用黃芪、麥冬、五味子等益氣養(yǎng)陰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