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原文】味甘,溫,主心腹邪結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久服,輕身益氣,不饑。生川谷。
【原植物】為薔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unifloraBatal.的成熟果核。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高1~2m。莖多分枝,葉腋有短刺。單葉互生;葉片線狀長圓形或條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或有細鋸齒?;▋尚?,1~3朵蔟生于葉腋;萼筒杯狀,5裂;花瓣5,白色;雄蕊10,兩輪;雌蕊子房卵圓形,柱頭頭狀。核扁圓形,有網狀花紋。
【性味功效】甘,微寒。疏風散熱,養(yǎng)肝明目。
【古方選錄】《經驗良方》:蕤仁、杏仁各一兩。用法:去皮研勻,入膩粉少許為丸。每日一次,熱水溶化后清洗。功效:清熱生肌。主治:赤爛眼。
【用法用量】煎服,5~9g。外用適量,點眼或水煎洗。
【使用注意】肝腎陰虛視物昏花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