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原文】味苦,溫。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生山谷。
【原植物】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taRebd.etWils.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形態(tài)特征】厚樸:落葉喬木,高達(dá)15m。樹皮紫褐色,幼枝黃褐色,有絹毛。單葉互生,葉大,密集于小枝頂端,葉片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圓或短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微波狀?;ㄅc葉同時(shí)開放,白色,芳香,單生枝頂,花被片9~12;雄蕊多數(shù);雌蕊心皮分離,螺旋狀排列于延長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常橢圓狀卵形。
【性味功效】苦、辛,溫。燥濕消痰,下氣除滿。
【古方選錄】《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厚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shí)五枚。用法:水先煮二味,內(nèi)大黃再煮,溫服,以利為度。主治:實(shí)熱內(nèi)積,氣滯不行,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氣虛津虧及孕婦慎用。
【現(xiàn)代研究】化學(xué)研究顯示樹皮含木脂素,去甲木脂素,雙木脂素,單萜木脂素,揮發(fā)油,木蘭箭毒堿,皂苷和芥子醛等。藥理研究顯示有抗胃潰瘍,反射性引起唾液、胃液分泌,加快胃腸蠕動(dòng),對(duì)抗十二指腸痙攣,保肝,抗菌,降壓,興奮呼吸,增加心率,松弛全身骨酪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過敏和抗腫瘤等作用?,F(xiàn)代臨床用于治療胃結(jié)石,慢性腸炎,消化不良,便秘,骨骼肌強(qiáng)直,腸梗阻及閉經(jī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