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原文】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蠱,注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平澤。
【原植物】蓼科植物蓼藍(lán)PolygonumtinctoriumAit.的果實。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2000px。莖圓柱形,分枝或不分枝,無毛,具明顯的節(jié);單葉互生;葉柄基部有鞘狀膜質(zhì)托葉,先端截形,邊緣有長睫毛;葉片亂性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全緣,有緣毛。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排列緊密;花小,紅色;花被5裂;雄蕊6~8;雌蕊1,柱頭3枚。瘦果褐色,有光澤。
【性味功效】甘,寒。清熱解毒。
【古方選錄】《肘后方》治中杏仁毒:以藍(lán)實汁解之。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