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為一年生披散草本,味苦、淡,性寒。歸胃、大腸、小腸經(jīng)。能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用于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癌腫。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車葉草甙,車葉草甙酸,去乙酸,基車葉草甙酸,都桷子甙酸,雞屎藤次甙,雞屎藤次甙甲酯,6-O-對-羥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對-甲氧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阿魏酰雞屎藤次甙甲酯,2-甲基-3-羥基蒽醌,2-甲基-3-甲氧基蒽醌,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等,以及熊果酸,β-谷甾醇,三十一烷,豆甾醇,齊墩果酸,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對-香豆酸等。
藥用價(jià)值
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擅長治療多種癌腫。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搗汁。外用:搗敷。
藥理作用
1、增強(qiáng)免疫功能
體外試驗(yàn)表明本品抗菌效價(jià)很低,但內(nèi)服后抗感染作用明顯,系通過刺激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增加白細(xì)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殺菌力,給藥組白細(xì)胞吞噬剛果紅的能力較對照組提高4倍。鏡檢可見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顯著增生,網(wǎng)狀細(xì)胞增生肥大,胞漿豐富,吞噬活躍,淋巴結(jié)、脾、肝等組織中嗜銀物質(zhì)呈致密化改變,顯示機(jī)體防御功能加強(qiáng)。能增強(qiáng)體液免疫功能,使小鼠脾臟中溶血空斑數(shù)顯著增加。
2、抑瘤作用白花蛇舌草在體內(nèi)對白血病細(xì)胞如急性粒細(xì)胞白血病細(xì)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xì)胞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素對小白鼠腹水肝癌細(xì)胞有抑制、殺滅作用,1毫克白花蛇舌草素于24小時(shí)內(nèi)可使0.2毫升腹水肝癌細(xì)胞全部死亡。白花蛇舌草在體內(nèi)對大鼠瓦克癌256、小鼠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shí)體型、艾氏腹水癌腹水型轉(zhuǎn)皮下型均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能使小鼠肉瘤180細(xì)胞分裂相尤其是有絲分裂相顯著抑制、瘤組織壞死。所含三萜酸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宮頸癌14、肝癌實(shí)體型、肉瘤180,香豆精類對子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shí)體型、多糖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艾氏腹水癌皮下型,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認(rèn)為白花蛇舌草是一種廣譜抗癌藥,所含抗瘤成分不是一種。故用白花蛇舌草素治療的肉瘤180小鼠,除腫瘤細(xì)胞受抑制外,腫瘤周圍組織有淋巴細(xì)胞、中性粒細(xì)胞浸潤、淋巴結(jié)、脾網(wǎng)狀內(nèi)皮細(xì)胞增生及肝中淋巴灶形成,枯氏細(xì)胞增生肥大明顯。
3、抑制生精作用本品具有抑制小白鼠精原細(xì)胞發(fā)展到初級精母細(xì)胞的作用,而致曲細(xì)精管成為空腔。臨床研究也表明:口服本品3周后,受試者精子數(shù)均有明顯減少。
4、抗蛇毒作用本品水提液可降低小白鼠的銀環(huán)蛇毒中毒小鼠的死亡率。(毒性:浸膏半數(shù)致死量,小鼠腹腔注射為104g生藥/kg。)
相關(guān)配伍:
1、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急性闌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兩,羊蹄草一至二兩,兩面針根三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3、治小兒驚熱,不能入睡:鮮蛇舌癀打汁一湯匙服。(《閩南民間草藥》)
4、治瘡腫熱痛:鮮蛇舌癀洗凈,搗爛敷之,干即更換。(《閩南民間草藥》)
5、治毒蛇咬傷:鮮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或水煎服,渣敷傷口。(《福建中草藥》)
禁忌
陰虛及脾胃虛寒者忌用,孕婦忌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小兒肺炎: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藥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愈52例,近愈25例,好轉(zhuǎn)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2.治療闌尾炎:取鮮白花蛇舌草50克(干品25克),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癥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gè)別腹脹嚴(yán)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癥狀較重者兼用補(bǔ)液并禁食。治療19例均愈,其中急性闌尾炎12例和闌尾膿腫3例,服藥8~9天,平均于1.9天和3.3天退熱。3.2天和6天癥狀體征消失。1例治愈4個(gè)月后復(fù)發(fā),仍以同樣方法治愈。有報(bào)告用鮮全草200克(干品50~100克),每日1~2劑煎服;或制成100%的針劑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癥6小時(shí)1次。治療各種類型闌尾炎(包括急性、亞急性及闌尾穿孔并發(fā)腹膜炎)50余例,一般服藥2~3天臨床癥狀消失,1周痊愈出院。其中以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最好。煎劑療效優(yōu)于針劑。又有報(bào)告以煎劑內(nèi)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30例,對單純性、癥狀較輕、發(fā)病1~2天入院的單用白花蛇舌草;對癥狀較重,有明顯全身和局部癥狀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葉。除2例慢性闌尾炎重新入院行手術(shù)治療外,均獲痊愈。平均住院4.2天。
3.治療輸精管結(jié)扎術(shù)后副睪郁積癥: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
副睪郁積癥效果更為明顯。用于睪丸腫脹疼痛,屬熱毒壅盛者,取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軟堅(jiān)散結(jié)之功。處方:白花蛇舌草20克,黃柏15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連翹15克,紅花10克,三棱12克,牛膝12克,荔枝核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一劑。
4.治療毒蛇咬傷:取該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鐘,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藥時(shí)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墊覆蓋包扎,然后將藥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后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yán)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dāng)加用其它中草藥及抗菌素;對于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jù)19例觀察,一般用藥3~6劑即獲痊愈。
5.治療盆腔炎、附件炎:用白花蛇舌草75克,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15克,或再加穿破石(萇芝)15克,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后,4例無效,余均痊愈。
此外,用100%白花蛇舌草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療子宮頸癌,胃癌、肝癌各1例,癥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50克制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癥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fā)熱等癥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shù)后的患者,服藥后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shù)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
6、治療胃炎:白花蛇舌草5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后煎30分鐘即可,每劑煎兩次,分3次飯前服,20天為1療程。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
7、治療肝炎:白花蛇舌草、丹參、板藍(lán)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白花蛇舌草、金錢草、益母草,加水濃煎去渣取汁服用,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療效滿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丹參、黨參水煎服,以餐后服藥為宜,每連服幾劑后停藥2-3天,再續(xù)服,并適當(dāng)加減,對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各方藥劑量及服法要嚴(yán)格遵從醫(yī)囑。
8、治療良性甲狀腺結(jié)節(jié):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紅糖10克,長期服用有良好效果。
9、治療痤瘡:白花蛇舌草20—30克,麥冬、生地各15-20克,玄參10-15克,每日1劑,水煎兩次,共500毫升,分兩次服,藥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液,待溫后洗患處,每日3~4次。治療期間忌用化妝品及其他藥物。
10、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白花蛇舌草、蒼術(shù)、土茯苓各30克,艾葉20克(后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鐘,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液待溫度適宜坐浴熏洗外陰10-15分鐘,每晚1次,15次為1療程,治療1-2個(gè)療程。
11、肝火過旺可用白花蛇舌草20克水煎有特效
民族醫(yī)藥
【苗藥】Elainen屙賴嫩(融水語):全草治小兒疳積,頭痛,腎炎,闌尾炎,肝硬化,早期淋巴結(jié)核,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桂藥編》。
【瑤藥】Bangbeinanbeimo榜北南北默,Paihuamei拍花美(金秀語):全草治小兒疳積,頭痛,肝炎,腎炎,闌尾炎,肝硬化,早期淋巴結(jié)核,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瘡,煤油調(diào)敷治汗斑《桂藥編》。
【壯藥】Hnahaoelin化好萼林(桂平語),Pailei拍累(扶綏語),Qi—pa溪怕(龍州語),XiaoshuangdaoLl、雙刀(那坡語),Yalie呀里鵝(德保語),Yalinge牙鄰葛(天等語):全草治小兒疳積,頭痛,胃痛,肝炎,腎炎,闌尾炎,肝硬化,早期淋巴結(jié)核,結(jié)膜炎,外用治毒蛇咬傷,含漱治口腔炎,煤油調(diào)敷治汗斑《桂藥編》。
【佤藥】二葉律:全草治惡性腫瘤,口腔炎,扁桃體炎,毒蛇咬傷《中佤藥》。
【畬藥】雞舌草,蛇舌草,伯勞舌,蛇針草,白花半邊蓮:全草治惡性腫瘤,闌尾炎,扁桃腺炎,喉炎,尿道炎,急性腎盂腎炎,痢疾,癰疔癤腫,蛇咬傷《畬醫(yī)藥》。
【阿昌藥】白花蛇舌草:治惡性腫瘤,肝炎,跌打損傷《德宏藥錄》。
【德昂藥】格南靈: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藥錄》。
【傣藥】牙靈俄(西傣):全草用于癌癥,闌尾炎,傷寒,腸炎痢疾,肝炎,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小兒疳積;牙蒿旺(德傣):全草治療癢,皮疹,汗斑,黃水瘡《滇藥錄》。牙靈俄(西傣),牙淋喔(德傣):全株治腸炎,痢疾,喉炎,扁桃腺炎,肝炎,闌尾炎,尿路感染,乳腺炎,口腔炎,跌打損傷,腫瘤,外用于瘡癤癰腫,毒蛇咬傷《滇省志》。芽令烏:用于清熱解毒,活血利濕,利尿,消腫《傣醫(yī)藥》。
【景頗藥】dungangchi:治惡性腫瘤,肝炎,跌打損傷《德宏藥錄》。阿做,安做,祖起:全草治預(yù)防感冒,痢疾,盲腸炎,肺癌《滇藥錄》。阿坐:全株治療腸炎,痢疾,喉炎,扁桃腺炎,肝炎,闌尾炎,尿路感染,乳腺炎,口腔炎,跌打損傷,腫瘤,外用于瘡癤癰腫,毒蛇咬傷《滇省志》。
【侗藥】罵華蜥malmacsuic,尚罵麻蜥(Sangpmalmacsuic):全草主治降吆(內(nèi)傷),黃雀病(黃疸)《侗醫(yī)學(xué)》。
【彝藥】全草用于咽喉腫痛,肺熱喘咳,肝膽濕熱,赤白痢疾,白濁濕淋,梅毒濕疹,癰疽痞塊,毒蛇咬傷《哀牢》。
【拉祜藥】全草治肝炎,咽喉炎,尿路感染《拉祜醫(yī)藥》。
【基諾】裸車:全草治腫瘤,肺熱咳喘,咽喉炎;外敷治跌打損傷《基諾藥》。[4]
全章(白花蛇舌草):甘、淡,涼。清熱解毒,利濕消癰,抗癌。用于惡性腫瘤,腸癰,咽喉腫痛,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瘡癤腫毒,毒蛇咬傷。
相關(guān)論述
1、《潮州志·物產(chǎn)志》:莖葉榨汁次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2、《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3、《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4、《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疬。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5、《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