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根為禾本科茅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苦,性寒,無毒。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能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者加倍),搗汁或研末。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莖。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生長于路旁、山坡、草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
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曬干。除去須根及膜質(zhì)葉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
炮制:干茅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黑色,噴灑清水,取出,曬干。
禁忌
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佟侗静萁?jīng)疏》:因寒發(fā)噦,中寒嘔吐,濕痰停飲發(fā)熱,并不得服。
?、凇侗静輳男隆罚和卵蛴谔摵撸撬艘?。
附方
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2、治血熱鼻衄:白茅根汁一臺。飲之。(《婦人良方》)
3、治鼻衄不止:白茅根為末,米泔水服10克?!妒セ莘健罚?/p>
4、治喘:白茅根一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湯)
5、治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噦者:白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溫飲之,啘止則停。(《小品方》茅根湯)
6、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氣:蘆根、白茅根各100克。細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7、治小便熱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適冷暖飲之,日三服。(《肘后方》)
8、治小便出血:白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圣惠方》)
9、治勞傷溺血:白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鐘,煎一鐘,日一服。(《綱目》)
10、治血尿:白茅根,車前子各50克,白糖25克。水煎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11、治乳糜尿:鮮白茅根半斤。加水2000毫升煎成約1200毫升,加糖適量。每日分三次內(nèi)服,或代茶飲,連服五至十五天為一療程。(《江蘇省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
12、治腎炎:白茅根50克,一枝黃花50克,葫蘆殼25克,白酒藥5克。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忌鹽。(《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13、治陽虛不能化陰,小便不利,或有濕熱壅滯,以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白茅根一斤。掘取鮮者,去凈皮與節(jié)間小根,細切,將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候十數(shù)分鐘,視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須臾視其根皆沉水底,其湯即成,去渣溫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兩、三次,使藥力相繼,周十二時,小便自利。(《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白茅根湯)
14、治卒大腹水?。喊酌└淮蟀眩《谷?。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后方》)
15、治黃疸、谷疸、酒疸、女疸、勞疸、黃汗:生茅根一把。細切,以豬肉一斤,合作羹,盡啜食之。(《補缺肘后方》)
16、治血熱經(jīng)枯而閉:白茅根、牛膝、生地黃,童便。煎服。(《本草經(jīng)疏》)
17、解曼陀羅中毒:白茅根50克,甘蔗一斤。搗爛,榨汁,用一個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8、溫病熱噦(胃有伏熱,令人胸滿,引起氣逆,氣逆發(fā)聲稱為噦)。用白茅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溫水送下。噦止即停服。
19、反胃,食肉即吐。用白茅根、蘆根各100克,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20、肺熱氣喘。用生白茅根一把,口咬細,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飯后溫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湯。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臨床
1、治療急性腎炎:有較好效果,可以縮短病程。據(jù)數(shù)十例的觀察,服藥后通常在1~5天內(nèi)小便即顯著增多,每日可達1500~3000毫升左右。隨之水腫即漸消失,高血壓及尿檢變化亦漸好轉(zhuǎn)而趨正常。據(jù)部分病例統(tǒng)計,水腫消失時間平均約4~5天或1周左右;血壓恢復正常時間在5~20天,平均7~9天;尿檢變化平均消失時間,自11天至26.4天不等。用于慢性腎炎亦有利尿消腫及一定的降壓作用。但對肝臟病引起的腹水及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腫,則無利尿消腫作用或作用不顯著。因此有人推測,白茅根的作用主要在于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從而使腎血流量及腎濾過率增加而產(chǎn)生利尿效果;同時腎缺血改善,腎素產(chǎn)生減少,使血壓恢復正常。故對急性腎炎療效良好,慢性腎炎療效較差,而對肝病性及心病性的水腫幾不奏效。服藥期間除個別有輕微頭暈或惡心外,未見不良反應。用法:一般以白茅根(干品)半斤,洗凈切碎,水煎,每日2~3次分服。連服1~2周或至痊愈。亦有配合大薊、小薊、生地或麻黃組成復方治療。服藥同時,須注意臥床休息,限制水、鹽的攝入,保暖。必要時可適當加用其它藥物控制并發(fā)癥及感染病灶等
2、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用白茅根(干品)2兩,水煎,每日兩次分服。治療28例,結(jié)果臨床治愈(45天內(nèi)主要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21例,好轉(zhuǎn)(臨床癥狀好轉(zhuǎn),45天內(nèi)各項肝功能的數(shù)值下降超過半數(shù),或45天后完全恢復正常)7例。治療后,主要癥狀大多在10天內(nèi)消失,肝脾腫大在20天左右消失;谷丙轉(zhuǎn)氨酶經(jīng)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黃疸指數(shù)平均20.15天全轉(zhuǎn)正常。未見副作用。
3、白茅根曾用于治療高血壓病,配合仙鶴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均有一定效果。
4、茅根飲子(《外臺秘要》)治胞絡(luò)中虛熱,時小便如血色:茅根32g,茯苓10g,人參、干地黃各6g。水煎,分2次服。方中茅根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為君藥。
5、如神湯(《太平圣惠方》)治喘:茅根1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2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后,溫服。方中茅根,清熱解毒,為臣藥。
6、茅蘆根煎(《藥物與方劑》)治熱病嘔吐,胃腸出血,尿血或水腫尿少:茅根、蘆根等分。水煎服。方中茅根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為君藥。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白茅根煎劑和水浸劑灌服,對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給藥5-10天,利尿作用最為明顯,20天左右即不明顯。但所用劑量特別是動物進水量均不清楚,又無對照組,尚需進一步研究。也有人認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豐富鉀鹽有關(guān)。2、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但白茅根含鈣較多,可能干擾實驗結(jié)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動脈出血處,壓迫1-2分鐘,有止血作用。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3、抗菌作用:白茅根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福氏及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志賀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卻無作用。
4、對心肌86Rb攝取量的影響:白茅根水醇綜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對86Rb的攝取量增加。
5、其他作用: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的收縮及代謝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zhèn)靜、解熱鎮(zhèn)痛等作用。也有報道,白茅根無解熱作用。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梢杂糜谖钢袩岵贿m、惡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濕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濕熱體質(zhì)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醫(yī)家論述
1、《本經(jīng)》:主勞傷虛贏,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2、《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3、《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jīng)不勻,通血脈淋瀝。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5、《綱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故能止諸血、噦逆、喘急、消渴,治黃疸水腫,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劑,致傷沖和之氣,烏足知此哉?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6、《本經(jīng)逢原》:白茅根,《本經(jīng)》主治勞傷虛贏者,以甘寒能滋虛熱,而無傷犯胃氣之虞也。言補中益氣,胃熱去而中氣復,是指客邪入傷中州,漸成虛贏而言,非勞傷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7、《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8、《本草經(jīng)疏》:勞傷虛贏,必內(nèi)熱,茅根甘能補脾,甘則雖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內(nèi)熱,故主勞傷虛贏。益脾所以補中,除熱所以益氣,甘能益血,血熱則瘀,瘀則閉,閉則寒熱作矣,寒涼血,甘益血,熱去則血和,和則瘀消而閉通,通則寒熱自止也。小便不利,由于內(nèi)熱也,熱解則便自利。淋者,血分虛熱所致也,涼血益血,則淋自愈,而腸胃之客熱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補血涼肝,則筋堅矣。血熱則崩,涼血和血,則崩自愈矣。血熱則妄行,溢出上竅為吐、為咯、為鼻衄、齒衄,涼血和血,則諸證自除。益脾補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腫黃疸,而兼理傷寒噦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陽,清脾胃伏熱,生肺津以涼血,為熱血妄行上下諸失血之要藥。
10、《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白茅根必用鮮者,其效方著。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時,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驗,遠勝干者。
11、《本草圖經(jīng)》:茅根,今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間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12、《綱目》:茅有數(shù)種,夏花者為茅,秋花者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謂不同,《詩》云,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是也?!秳e錄》不分茅、菅乃二種,謂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蓋二物之根狀皆如筋。
13、《本草正義》:白茅根,寒涼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熱,而不傷干燥,又不粘膩,故涼血而不慮其積瘀,以主吐衄嘔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噦逆嘔吐,肺熱氣逆喘滿。且甘寒而多脂液,雖降逆而異于苦燥,則又止渴生津,而清滌肺胃腸間之伏熱,能療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閉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婦女血熱妄行,崩中淋帶。又通利小水,泄熱結(jié)之水腫,導瘀熱之黃疸,皆甘寒通泄之實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專長,凡齒痛齦腫,牙疳口舌諸瘡,及肺熱郁窒之咽痛腐爛諸證,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無流弊。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健客價: ¥20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健客價: ¥20涼血止血;散瘀解毒。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損傷;結(jié)膜炎;痢疾。
健客價: ¥35.56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健客價: ¥20苗醫(yī):旭嘎幟沓痂,汗吳窩擺,泱安檔孟;肛干灑,肛干就假。 中醫(yī):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用于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內(nèi)痔出血,外痔腫痛,肛周瘙癢。
健客價: ¥28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用于風熱感冒,喉痹,痄腮,濕熱泄瀉等
健客價: ¥16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用于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現(xiàn)的便血、腫脹、疼痛。
健客價: ¥33敗毒抗癌、涼血止血、養(yǎng)傷退腫。
健客價: ¥11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用于腸熱便血,痔腫出血,肝熱頭痛,眩暈目赤。
健客價: ¥10清熱解毒,和營消腫。用于癰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腫等。
健客價: ¥448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咽喉腫痛。
健客價: ¥17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jié)、咽炎、扁桃體炎、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0傣醫(yī):退埋通喃罕勒。兵攏牛賀占波,攏泵。中醫(yī):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濕熱蘊結(jié)所致,尿血,尿頻,尿急,尿痛,泌尿系感染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55活血化瘀,消腫散結(jié),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妄行,皮膚紫斑;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健客價: ¥30清熱解暑,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chǎn)后血暈。
健客價: ¥15滋補肝腎、涼血止血,可治各種吐血,腸出血等癥。搗汁涂眉發(fā),能促進毛發(fā)生長,內(nèi)服有烏發(fā)、黑發(fā)功效。
健客價: ¥8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血尿、腎小球腎炎血尿,泌尿結(jié)石及腎挫傷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為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輔助藥物。
健客價: ¥75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jié);咽炎、扁桃體、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斑。用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見全身瘀點或瘀斑,發(fā)熱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或見鼻衄,齒衄,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健客價: ¥58.69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熱癥便血。對各期內(nèi)痔、便血及混合痔腫脹等有較好的療效。
健客價: ¥62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jié);咽炎、扁桃體炎、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8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用于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現(xiàn)的便血、腫脹、疼痛。
健客價: ¥52涼血活血,祛瘀,通經(jīng)。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jīng)閉瘀阻、關(guān)節(jié)痹痛、跌撲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熱證出血、經(jīng)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健客價: ¥114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適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內(nèi)痔、混合痔的內(nèi)痔部分Ⅰ、Ⅱ期出現(xiàn)的便血、腫脹、疼痛,以及炎性外痔出現(xiàn)的肛門墜脹疼痛、水腫、局部不適。
健客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