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為管狀花目菊科牛至屬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幼苗。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清熱利濕;退黃祛斑。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xué)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蒿經(jīng)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yōu)檩?,故亦稱茵陳蒿。中國民間現(xiàn)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的習(xí)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的低海拔地區(qū)的河岸、低山坡地區(qū)。茵陳有兩個采收期,春季采的習(xí)稱“綿茵陳”;秋季采的習(xí)稱“茵陳蒿”。
全草入藥,可預(yù)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癥,其散熱發(fā)表功用,尤勝于薄荷。在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作香薷收購及使用。全草又可提芳香油,除供調(diào)配香精外,亦用作酒曲配料。此外它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用法用量:6~15克。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備注:用于濕熱熏蒸而發(fā)生黃疸的病癥,可單用一味,大劑量煎湯內(nèi)服;亦可配合大黃、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等配伍。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濕熱黃疸之外,對于因受寒濕或素體陽虛發(fā)生的陰黃病癥,也可應(yīng)用。但須配合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藥同用,以奏除陰寒而退黃疸的作用。摘錄:《中國藥典》
食療湯水:以茵陳、煎好的鯽魚,用猛火煲一小時飲用,可有效的疏肝、清肝熱,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湯水。
主要功效
1、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
2、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3、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fā)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dāng)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張仲景茵陳蒿湯)
4、茵陳治發(fā)黃,脈沉細(xì)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5、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茵陳治疬瘍風(fēng)?。ù瞬∈巧砩铣霈F(xiàn)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xì)茶調(diào)服數(shù)次。
9、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xì)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fēng)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10、風(fēng)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11、茵陳治遍身風(fēng)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陳治風(fēng)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diào)下,食后服。(《圣濟總錄》茵陳蒿散)
藥材應(yīng)用鑒別
茵陳與青蒿,二者均氣味芳香,能解濕熱,故濕熱黃疸,濕溫,暑溫之證,均可應(yīng)用。但茵陳主入脾胃,為退黃主藥;青蒿主入肝,膽,功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溫之火,為骨蒸勞熱,瘧疾寒熱及暑溫壯熱所常用。
化學(xué)成分
濱蒿含揮發(fā)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對-聚傘花素、苧烯、紫蘇烯、α-水芹烯、百里香酚、α-、β-蒎烯、松油醇-4、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濱蒿素、對羥基苯乙酮及綠原酸等.菌陳含揮發(fā)油,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苧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姜黃烯、達(dá)瓦酮、茵陳炔酮、丁香酚、異丁香酚、萘、苯甲醛、龍腦.另含茵陳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濱蒿素)。另據(jù)報道,從茵陳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陳蒿素A、B。
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用于濕熱瘀阻證,癥見:尿頻,尿急,排尿不暢,小腹脹痛。
健客價: ¥23苗醫(yī):旭嘎幟洼內(nèi),漳樣丟象檔孟,汗吳汕麥靚麥韋艿,夫熱覺蒙。中醫(yī):清熱利濕。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急慢性肝炎。
健客價: ¥170傣醫(yī):退埋通喃罕勒。兵攏牛賀占波,攏泵。中醫(yī):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濕熱蘊結(jié)所致,尿血,尿頻,尿急,尿痛,泌尿系感染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55清熱利濕,收斂止痛。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
健客價: ¥3.5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血尿、腎小球腎炎血尿,泌尿結(jié)石及腎挫傷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為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輔助藥物。
健客價: ¥75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8清熱利濕,解毒散結(jié)。用于濕熱毒邪聚結(jié)肌膚所致的粉刺,癥見顏面皮膚光亮油膩,黑頭粉刺,膿皰,結(jié)節(jié),伴有口苦,口黏,大便干;痤瘡。
健客價: ¥21清熱利濕,化瘀止痛。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急、慢性前列腺炎。
健客價: ¥40彝醫(yī):夫色丕渣,西弗色哩哩諾奴諾,夫撒凱奴,吐土希合。中醫(yī):清熱利濕,化瘀通淋。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淋證,證見:尿急,尿頻,尿痛;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56傣醫(yī):別菲補喃,補塔菲列塔鈴?fù)税?。兵沙把案,案譽蒿。中醫(yī):清熱利濕,益氣健肝。用于脾虛濕熱所致的胸肋脹痛,倦怠無力,便溏;乙型肝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8.5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痢疾、便血、痔血以及肝熱目赤,風(fēng)熱咽痛,口舌潰爛。
健客價: ¥10.5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痔血以及肝熱目赤,風(fēng)熱咽痛,口舌潰爛。
健客價: ¥23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痔血以及肝熱目赤,風(fēng)熱咽痛,口舌潰爛。
健客價: ¥16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血尿,腎小球腎炎血尿,泌尿結(jié)石及腎挫傷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為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輔助藥物。
健客價: ¥29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血尿,腎小球腎炎血尿,泌尿結(jié)石及腎挫傷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為治療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輔助藥物。
健客價: ¥24清熱利濕,行氣。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癥見大便泄瀉、腹痛腹脹;急慢性胃腸炎、腹瀉、小兒消化不良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2清熱利濕,祛風(fēng)止癢。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fēng)疹,濕疹,皮膚瘙癢。
健客價: ¥36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健客價: ¥28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健客價: ¥63.75清熱利濕,解毒化瘀,散結(jié)止痛。用于濕熱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帶下病,陰道炎,慢性婦件炎,慢性盆腔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18.8清熱利濕、化濁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濕熱中阻證,癥見肝區(qū)不適或隱痛,乏力,食欲減退,舌苔黃膩。
健客價: ¥81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癥;膽囊炎,脂肪肝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4清熱利濕解毒,化瘀通淋止痛。用于濕熱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尿頻、尿急、尿痛、尿血、腰疼乏力等癥:尿路感染、急慢性腎盂腎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1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肋痛口苦、食欲不振,膽囊炎,脂肪肝。脂肪肝酒精肝,膽囊炎,肝腫脹,右肋疼痛,肝區(qū)隱痛,酒后肝不適膽固醇升高等。
健客價: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