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為傘形科芫荽屬植物芫荽的干燥全草或干燥根,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jīng),能健胃消食,發(fā)汗透疹,利尿通便,驅(qū)風解毒,醒脾和中。全草: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滯胃痛、痞閉。
治感冒,就這么簡單:
1、治感冒:香菜根30克,荊芥10克,煮水或熬粥;
2、治感冒、退燒:帶根香菜15克,蔥白2段、生姜三五片,紅糖少許煮水喝。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jīng):
入肺、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能健胃消食,發(fā)汗透疹,利尿通便,驅(qū)風解毒,醒脾和中。全草: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滯胃痛、痞閉。
用法用量
均為1~3錢;外用全草適量,煎水熏洗。
相關(guān)配伍
1、內(nèi)服常與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應用。
2、外用本品煎湯熏洗,或乘熱頻擦,可助麻疹透發(fā)。
附方
1、香菜根250克,搗汁,分三次沖酒溫服,治乳癰初起。
2、香菜根10克,水煎服,可透發(fā)麻疹;或用芫荽500克,水煮沸片刻,加酒少許,熏洗軀干手足(勿熏疹面),亦可透發(fā)麻疹。
3、香菜根,水煎服,治蕈類中毒,毒重多服,毒輕少服。
4、治小兒麻疹初起,疹出未暢,癥見發(fā)熱、惡風、噴嚏、口渴等:鮮香菜根60克,荸薺40克,白蘿卜9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次溫飲。
5、治感冒:香菜根30克,麥芽糖15克,加米湯半碗,糖蒸溶化后服用。
6、治胃寒痛癥:香菜根1000克,浸入葡萄酒500毫升。3天后去渣飲酒,痛時服15毫升。
7、治感冒:香菜根30克,荊芥10克,煮水或熬粥;
8、治感冒、退燒:帶根香菜15克,蔥白2段、生姜三五片,紅糖少許煮水喝。
9、治麻疹:香菜連須3株,荸薺3個,紫草茸3克,加水大半碗,煎15分鐘后濾汁,分2次服,隔4小時服一次,在將要出疹時服,可防止并發(fā)癥;
10、治麻疹不透:芫荽(全草)、蟬蛻各6克,薄荷2.4克。水煎服;外用鮮芫荽30~60克,搗爛搓前胸及后背。
11、治麻疹不透:鮮芫荽(全草)9~15克,水煎服;或加鮮浮萍9克,水煎服。
12、治感冒:香菜30克,餡糖(麥芽糖)15克,加米湯半碗,糖蒸溶化后服。
13、治痔瘡腫疼與脫肛:香菜煮湯,用此湯薰洗患處。
14、芫荽治嘔吐反胃:鮮草適量搗汁一匙,甘蔗汁二匙,加溫服,一日2次。
15、芫荽治高血壓:用鮮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為1個療程,對治療高血壓有輔助療效。
宜忌人群
宜食:小兒麻疹及風疹透發(fā)不快或透而復沒時、流行性感冒流行傳染期間和已患有流感時的人食用好處多,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效果;此外還適宜于食欲不振,胃滯腹脹的人食用。
忌食:芫荽性溫,因熱毒雍盛而非風寒外來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兒麻疹已經(jīng)透發(fā)后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癥、慢性皮膚病和眼病、氣虛體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之人不宜多食。
藥理作用
1.和胃調(diào)中
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
2.治療感冒
身體壯實、體質(zhì)較好、偶爾感冒的人卻可以用它來治療感冒。
3.祛除寒氣
香菜性溫,脾胃虛寒的人適度吃點香菜也可起到溫胃散寒、助消化、緩解胃痛的作用,可在煮粥時放入消食理氣的橘皮、溫胃散寒的生姜,在即將出鍋時撒入香菜末,做成香菜粥來喝。
4.祛腥膻、增味道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fā)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fā)油散發(fā)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
5.發(fā)汗清熱透疹
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fā)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fā)汗,透疹。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綱目》稱“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nèi)通心脾,外達四肢”,芫荽既表出體外又可開胃消郁還可止痛解毒。
2、《拜地依藥書》:“鮮品一級末、二級首濕寒,干品二級寒、三級干;有人認為有一定的熱性和寒性;也有人認為偏向于熱,具有相互矛盾的藥性。”
3、芫荽氣虛人不宜食。疹痘出不快,非風寒外侵及穢惡之氣觸犯者,不宜用。<本草經(jīng)疏>
4、芫荽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jié)氣。治頭疼齒病,解魚肉毒。<日用本草>
5、芫荽辟一切不正之氣,散風寒、發(fā)熱頭痛,消谷食停滯,順二便,去目翳,益發(fā)痘疹。<羅氏會約醫(yī)鏡>
6、胡荽辛溫香竄,內(nèi)通心脾,外達四肢。<本草綱目>
7、芫荽消谷,治五臟,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拔四肢熱,止頭痛,療痧疹、豌豆瘡不出,作酒噴之立出,通心竅。<嘉佑本草>
8、芫荽,補肝,瀉肺,升散,無所不達,發(fā)表如蔥,但專行氣分。<醫(yī)林纂要>9、芫荽調(diào)食下氣。<食經(jīng)>
10、芫荽利五臟,補筋脈,主消谷能食,治腸風,熱餅裹食。<食療本草>
11、芫荽升散陰氣,辟邪氣,發(fā)汗,托疹。陳念祖:化痰。<醫(yī)林纂要>
12、芫荽不可久食,令人多忘。華倫云,患胡臭人,患口氣臭,食之加劇,腹內(nèi)患邪氣者彌不得食,食之發(fā)宿病,金瘡尤忌。<千金·食治>
化學成分
含癸醛(decanal);果尚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芳樟醇(linalool)、對傘花烴(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兒醇(geraniol)、龍腦、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巖芹酸(petroselicacid)。
100克鮮品中含水分88.3克、蛋白質(zhì)2.0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6.9克、熱量38千卡、粗纖維1.0克、灰份1.5克、鈣170毫克、磷49毫克、鐵5.6毫克、胡蘿卜素3.77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黃素0.15毫克、菸鹼酸1.0毫克、抗壞血酸41毫克。
營養(yǎng)成分:
內(nèi)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如鈣、鐵、磷、鎂等,其揮發(fā)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開胃醒脾。香菜內(nèi)還含有蘋果酸鉀等。香菜(芫荽)中含的維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葉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香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要比西紅柿、菜豆、黃瓜等高出10倍多。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9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13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發(fā)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6.5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8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燒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7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9.5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價: ¥15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價: ¥12解表清熱,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10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發(fā)熱惡風,頭痛鼻塞,咽喉腫痛,咳嗽,周身不適。
健客價: ¥17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健客價: ¥11.5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咽喉腫痛,全身酸痛等癥。
健客價: ¥12辛溫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風寒感冒,發(fā)熱咳嗽,頭痛怕冷,鼻流清涕,骨節(jié)酸痛,四肢疲倦。
健客價: ¥13.5疏散風熱,清熱止咳。用于小兒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價: ¥36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等。
健客價: ¥10.5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咽喉腫痛,全身酸痛等癥。
健客價: ¥6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等。
健客價: ¥8.5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咽喉腫痛,全身酸痛等癥。
健客價: ¥6.3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價: ¥8辛溫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風寒感冒,發(fā)熱咳嗽,頭痛怕冷,鼻流清涕,骨節(jié)酸痛,四肢疲倦。
健客價: ¥11.5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咽喉腫痛,全身酸痛等癥。
健客價: ¥9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等。
健客價: ¥9傷寒和其他沙門菌屬感染:為敏感菌株所致傷寒、副傷寒的選用藥物,由沙門菌屬感染的胃腸炎一般不宜應用本品,如病情嚴重,有合并敗血癥可能時仍可選用等。請詳見小盒。
健客價: ¥26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熱,惡寒身痛,鼻涕清流,咳嗽咽干。
健客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