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陽氣升發(fā),肝氣旺盛,很多灸友出現(xiàn)肝陽上亢的情況,并伴有牙疼的癥狀,所以也就有了這篇文章,只希望對他們(或是你)有所幫助!
要命的牙痛,一根艾條就可解決!
我們都知道,痛經(jīng)之苦猛如虎,也常有灸友們向我各種描述來想象痛經(jīng)的痛苦,但終究不是切膚之痛,不能完全體會,而牙痛就不同了,如果說痛經(jīng)是女性的專利,那牙痛就是所有人的專利,人人都體會過牙痛的恐怖,那種痛可以痛到靈魂深處(直接作用在神經(jīng)上)!
牙疼不是一種病,疼起來卻要人命!實在痛的不行,有些人直接跑到醫(yī)院做根管治療,把牙神經(jīng)給切斷,就如古人的掩耳盜鈴——切除了牙神經(jīng),牙痛的病因還是在的!而且,切除了牙神經(jīng)的牙齒堅硬度會變差,如果吃硬的東西,用力一集中,容易導致牙齒出現(xiàn)劈裂!
而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沒想到的是,痛起來要人命的牙痛,一根小小的艾條就可解決!雖說艾灸不是萬能的,但不能包治百病,卻也萬病能調,因為艾灸是直接作用在人體經(jīng)絡上的,是調對于各種病邪、包括虛實,皆可調理!
具體來說如下:
遇氣則理,遇血則調!
遇虛則補,遇實則開!
遇寒則散,遇熱則下!
遇風則搜,遇濕則化!
也正由于艾灸的神奇效果,所以對調理各種病邪引起的牙痛都有奇效!
艾灸調理牙痛有奇效!
很多人說熱證不宜艾灸,其實不然,艾灸可補可泄,對于祛除導致牙疼的各種火毒很有作用,此外還可疏通局部經(jīng)絡,通則不痛!
所以說,艾灸用來調理牙痛沒錯的,效果立竿見影,往往一次艾灸就可緩解,幾次調理就可不痛!(齲齒牙痛除外,那個只能暫時止痛)
中醫(yī)認為:齒為骨之余,齦為胃之絡——
牙齦腫痛伴有口渴便秘,多因胃火所致,以清胃為主;
牙齒松動,午后和夜晚發(fā)作,多為虛火所致,當以滋腎為主;
牙痛發(fā)作急驟,伴發(fā)熱,多為風火上炎,以祛風瀉火為主!
牙痛主穴:
1、頰車
2、下關
以上二穴屬于局部取穴,可疏泄足陽明胃經(jīng)的經(jīng)氣,消腫的同時又止痛!
3、合谷
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面口合谷收”,凡是面口的疾患,都可找合谷,所以調理牙疼也不能忘了合谷。
4、內庭
內廷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滎主身熱”,刺激內庭有清除胃熱實火的功效。
5、太沖
太沖穴是肝經(jīng)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fā)源、原動力的意思,具有平肝清熱,清利頭目的作用。
牙痛配穴:
1、風火牙疼配翳風
2、胃火牙痛配厲兌
3、虛火牙痛配太溪
4、齲齒牙痛配偏歷
艾灸方法:取艾條點燃,在穴位上熏灸15-20分鐘,溫度以溫熱為宜,痛不止可一日多次。
按摩方法:若是身邊沒有艾條,可以手指按壓、搓揉以上穴位5~10分鐘。
ps:常見問題配穴查詢,可在課堂福利里查詢,具體進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