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癥,也稱為消化功能紊亂,在小兒時期很常見,主要的癥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這些癥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且常出現(xiàn)在其他系統(tǒng)的疾病時,尤其多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因此必須詳細詢問有關病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fā)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中醫(yī)療法
中醫(yī)稱厭食為納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調。由于脾胃素虛,或喂養(yǎng)不當、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所致。臨床分為虛、實兩證:偏實證者治以消導為主;偏虛證者治以調補為主,并結合臨床隨癥加減。
小兒厭食癥偏方
山楂方
【原料】山楂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山楂、粳米研細,加白糖及適量涼開水拌勻,然后抖散在打了油的方盒內(nèi),隔水蒸熟,取出切成小塊,隨意服食。
【用法】量隨意。
【主治】小兒厭食癥。
白術豬肚方
【原料】白術30克,豬肚.500克,檳榔10克,粳米100克,生姜、蔥、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先將豬肚洗凈,切成小塊,同白術、檳榔、生姜加水煎煮,去渣,加入粳米、調料煮粥服食。
【用法】量隨意。
【主治】小兒厭食癥。
棗餅方
【原料】大棗肉250克,生姜、生雞內(nèi)金各60克,白術120克,桂皮克。
【制法】將以上各藥共焙干研末、和勻,加白糖、面粉適量做成小餅,于鍋中烘熱。每次2~3個,每日2—3次,空腹時做點心食用。
【用法】連服7~8天。
【主治】小兒脾胃濕困厭食,癥見面色發(fā)黃,疲乏懶動,口膩乏味等癥。
鯽魚方
【原料】鯽魚1條,生姜片30克,橘皮10克,胡椒l克。
【制法】將鯽魚去鱗、鰓、內(nèi)臟,洗凈;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紗布包好,納人魚腹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加鹽、蔥少許調味,空腹喝湯吃魚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服,連服3~5劑。
【主治】小兒脾胃虛弱厭食。
彝醫(yī):差嫫且凱斯多,斯開色土,卑開塞嘟。中醫(yī):收斂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人工流產(chǎn)術后出血、放取環(huán)術后出血、鼻衄、胃出血及內(nèi)痔出血等。
健客價: ¥18彝醫(yī):差嫫且凱斯多,斯開色土,卑開塞嘟。 中醫(yī):收斂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人工流產(chǎn)術后出血、放取環(huán)術后出血、鼻衄、胃出血 及內(nèi)痔出血等。
健客價: ¥34彝醫(yī):差嫫且凱斯多,斯開色土,卑開塞嘟。中醫(yī):收斂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人工流產(chǎn)術后出血、放取環(huán) 術后出血、鼻衄、胃出血及內(nèi)痔出血等。
健客價: ¥17.25健脾益胃,化濕消滯。用于小兒厭食癥所見面色萎黃,消瘦神疲,納差腹脹,腹瀉便溏。
健客價: ¥36消食健脾,行氣和胃。用于飲食積滯所致的小兒厭食癥。
健客價: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