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九九热国产,毛片aaa

您的位置:健客網 > 中醫(yī)頻道 > 方劑 > 煎煮大法 > 小兒吃中藥 煎煮服用與成人不同

小兒吃中藥 煎煮服用與成人不同

2015-07-22 來源:健客網社區(qū)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服藥之規(guī)給小兒喂服中藥湯劑是一件很細致的工作,由于患兒不懂服藥的重要性,且中藥湯劑苦澀,還會出現(xiàn)拒服或服后嘔吐的情況。

  小兒湯劑的煎煮,對于藥物的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與成人基本相同,但因小兒體質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藥較困難,因而煎藥要少而精,因此在煎煮時間、次數(shù)及煎出量又與成人不盡相同。

中藥 煎煮服用與成人不同"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7/20150722164759314.jpg" />

  煎煮之法在煎煮前,應將藥物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加入水量以藥物浸透后稍有剩余為度。煎藥開始用武火,煮開后改用文火。一般煮開10~20分鐘,而調補的中藥則再煮30分鐘。由于小兒吃的藥量比成人少,一般只需煎一煎,不需像成人湯劑那樣煎頭煎、二煎。煎出的藥量多少,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來決定:新生兒吃的湯劑,一日量只需煎出50ml左右;嬰兒為60~100ml;幼兒及幼童(1~6歲)為150~200ml;學齡期兒童(7~12歲)則應煎到250ml,以上為常規(guī)煎藥量。根據病情需靈活掌握煎藥量,如病毒性感冒高熱持續(xù)不退,用疏散表邪、清熱解毒的中藥是很有效的,但服藥量不拘于以上的數(shù)量,可以煎得多一些,分3~4次服用。而素體脾胃虛弱的小兒,若患病后需服用中藥湯劑,煎的藥量可濃縮一些,較以上數(shù)量減少1/3左右,以免引起惡心嘔吐。

  服藥之規(guī)給小兒喂服中藥湯劑是一件很細致的工作,由于患兒不懂服藥的重要性,且中藥湯劑苦澀,還會出現(xiàn)拒服或服后嘔吐的情況。因此,掌握正確的喂藥方法是很重要的。

  1.根據疾病的性質,確定服藥次數(shù)。新病、急病要多煎一些藥量,分幾次服;而慢性病、調理病一日分兩次服藥。不管急性病還是慢性病,小兒一日服中藥湯劑的次數(shù)不得少于兩次。如肺炎等急病,每日中藥應服3~4次;而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則應根據其發(fā)作規(guī)律服藥,若發(fā)于夜間者,下午服藥1次,臨睡前再服1次;若發(fā)于清晨者,隔夜把中藥煎好,清晨發(fā)作前服1次,次日白天再服兩次;而晝夜持續(xù)發(fā)作,一日內服藥次數(shù)不得少于3次。

  2.掌握正確的喂藥方法。給小兒喂藥,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對嬰幼兒更需耐心,可以先喂幾口藥,吃少許甜食,慢慢再喂,每次喂藥時間可控制在5~10分鐘,不可能像成人那樣在短時間內將一杯湯藥全部服下。對拒服的小兒,可固定其頭手,用小勺將藥液送到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嗆入氣管。

  3.湯藥中可加適量調味品,如白糖、蜂蜜、冰糖、橘子汁等。如果脾虛的小兒,易大便稀薄,不能加蜂蜜,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加入后一定要再煮沸幾分鐘,以殺滅白糖中的雜菌、螨蟲等。

  4.喂藥時間應在兩餐(或兩次喂奶)之間,確保藥物充分吸收和發(fā)揮作用。飯前服藥容易刺激胃黏膜,飯后服藥容易造成嘔吐。藥物的溫度要適中,過熱容易燙傷嬰幼兒咽喉、食道、胃黏膜等;過涼則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紊亂等,還會影響藥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