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化學合成驅蚊劑,如蚊香、殺蚊(蟲)氣霧劑等,存在刺激性、不正確使用容易引起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皮膚病等疾病,遇到劣質產品甚至還能致癌。天然驅蚊劑如驅蚊花露水等,雖然具有清涼、止癢、驅蚊的功能,但因其液體需涂抹于皮膚,皮炎及皮膚破損者使用后會產生刺激,不適合嬰幼兒、孕婦、過敏體質者。而老人及嬰幼兒的呼吸道抵抗力較弱,對外界刺激較敏感,使用中草藥驅蚊現(xiàn)優(yōu)勢。
據(jù)古方中醫(yī)專家介紹,中藥驅蚊包經臨床使用證實環(huán)保、安全、有效。驅蚊草藥配方為金銀花、丁香、艾葉、白芷、藿香、石菖蒲、紫蘇葉、薄荷,將這八味中藥用透氣布袋包在一起,通過藥草散發(fā)出氣味,達到驅蚊目的。
古方中醫(yī)專家建議,可以將這八味藥混合后裝進透氣布袋置于房間(18~20平方米)角落,驅蚊藥效一般維持半月左右;也可將八味藥研制粉末混合后,用絲綿(或棉球)蘸上粉末,縫制小香囊中,可作為掛件懸于愛車中,亦可美化家居,既美觀又實用。古方中醫(yī)專家也提醒市民,驅蚊配方中丁香、石菖蒲等草藥氣味芬芳,且石菖蒲有開竅醒神的作用,不建議貼身置放,有哮喘或過敏體質的市民慎用。
八味藥物解析
八味藥都含有揮發(fā)油,氣味芳香濃郁,具有清熱解毒、化濕健胃、芳香驅蚊的功效。
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其所含的黃酮類及綠原酸類成分具有抗炎消腫及抑菌殺菌的作用。
丁香:溫中、暖腎、降逆。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癥。其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丁香酚、丁香油具有抑菌殺菌、抗炎消腫,其香味濃郁,驅蚊效果明顯。
艾葉:辛溫,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其含有楊梅酮、三萜類及桉葉烷類,具有抑菌殺菌,氣味芳香驅蚊。
石菖蒲:辛、苦,溫。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其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為細辛醚,具有鎮(zhèn)靜、化濕開胃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紫蘇葉:微溫,無毒。行氣寬中,和胃止嘔。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其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是紫蘇醛、左旋檸檬烯、薄荷醇、丁香油酚等具有平喘鎮(zhèn)咳祛痰、延長睡眠時間及抑菌作用等。
藿香:性溫,味辛?;瘽衿ⅰ⒗須夂臀?,用于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其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為廣藿香醇、苯甲醛、丁香酚等,具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及較強的抗菌作用。
薄荷:味辛、性涼,無毒。長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勞氣,解困乏,使人口氣香潔。還可治痰多及各種傷風。
白芷: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具有解熱、鎮(zhèn)痛與抗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