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明角膜牽引縫線懸吊法
(一)操作方法
蘸濕的小棉簽做固定眼球用。在8-9倍的手術顯微鏡下,用帶鏟形針的6-0絲線或可吸收縫線牽引(也有用5-0或7-0的),離角膜緣1~2mm透明角膜處,大跨度進針(3-4mm寬),1/2或2/3板層深,向對側方向牽拉暴露眼球(如在上方手術,牽引線向下方牽拉;如在顳上方手術,牽引線向鼻下方牽拉)(圖2-1-1)。
(二)優(yōu)點
操作簡單,患者無懸吊直肌帶來的痛楚和相關并發(fā)癥,術野暴露好。研究認為透明角膜牽引縫線能提供更好的暴露,無結膜下出血、結膜損傷、鞏膜穿破和術后上瞼下垂的危險,一項英國皇家小梁切除手術的臨床研究表明,它能獲得更好的術后效果。
(三)缺點
角膜板層縫線技術要求高,太薄,容易崩開;太深,容易穿透前房,導致前房變淺、眼壓下降,此時,可以換另一個位置重新懸吊,或改直肌懸吊法。
(四)體會
學習曲線短,操作簡單,患者無痛楚,暴露好。值得推薦。
二、直肌懸吊法
(一)操作方法
見圖2-1-2。
(二)優(yōu)點
眼球固定效果較好。
(三)缺點
學習曲線長,患者有痛楚,有潛在的并發(fā)癥:結膜撕裂,結膜下和直肌出血,鞏膜穿破等。
(四)體會
對初學者而言,懸吊直肌看似簡單,但卻是一個頗具難度的操作。原因是,這是手術開始的第一個動作,患者通常都會比較緊張,不能配合轉動眼球;最重要的是,這個操作是"有痛"和容易引起"出血"的操作。除了要掌握上面?zhèn)魇诘囊恍┗局R外,如何讓患者配合你完成這個步驟也是十分重要的。手術開始之前和患者聊天或做思想工作,看似無聊,但十分有用。告知"這是術前準備,手術還沒開始,這個操作會有些疼痛,請不要緊張和擔心,忍耐和配合一下"等,可以幫助消除患者顧慮,在不經(jīng)意間完成此操作。
行小梁切除術,如果采用以角膜緣為基底結膜瓣,其結膜瓣通常需要8~10mm的高度,因此懸吊上直肌至少需要在距離角膜緣10~12mm處,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另外,只有懸吊在直肌止端的肌腹處,眼球的固定才是穩(wěn)定的。偏前,達不到需要的距離;偏后,眼球固定不好,易左右擺動。
即使是一個簡單操作,實際工作中也有見到五花八門的動作。有人用斜視鉤頂下眼瞼暴露上直肌部位:也有用斜視鉤拉開上眼瞼的;也有夾持直肌后先反轉一下再做牽引縫線……由于眼表(特別是結膜、眼瞼)都是疼痛敏感區(qū)域,應以最少碰觸為原則。用蘸濕的小棉簽輕壓角膜緣,不會帶來痛楚。
以下幾點供參考:
①持針鉗持針時建議在1/2處,較持2/3處操作更穩(wěn)固;
②整個動作要準確、快速,因為夾持直肌越久,疼痛感越強,患者也就越不合作,建議邊操作邊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
③由于直肌是伏在鞏膜面上,所以夾持直肌時,應當是采用鑷子垂直鞏膜面且向下用力頂住鞏膜面的方法夾持直肌。有人夾持住上直肌后,往往還將鑷子向上方反轉,這個動作十分不好,對直肌的牽拉更大,患者十分不舒服;
④直肌里有豐富的血管,懸吊直肌時,針尖或針頭應當從直肌下方、鞏膜面之上穿過,如果針尖穿過直肌,往往導致出血,出血嚴重或沒有及時按壓,會導致整個結膜囊積血,使手術難以做下去。一旦發(fā)現(xiàn)出血,應立即用棉簽壓迫止血直至出血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