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熒光造影技術是利用熒光素鈉顯影,通過一組濾色片的眼底攝影機,持續(xù)拍攝眼底血管內染料流動時接收激發(fā)光線發(fā)射出的熒光形態(tài),以察看視網膜動態(tài)血流的過程,從而得以體會眼底血管的微細結構和微循環(huán)的變化,為很多眼底病的發(fā)病機理、診斷、治療提供依據。
適應癥:各種黃斑疾病,各種視網膜、脈絡膜、視神經疾病,各種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等。
禁忌癥:患嚴重心、肝、腎疾病者或對藥物有過敏史者、孕婦
造影劑:熒光素鈉有10%-5毫升;20%-3毫升兩種。一般使用20%-3毫升,以降低病人的嘔吐的發(fā)生概率,這是緣于造影劑的快速推注。造影劑快速推注完成后,血管內較長的一個節(jié)段幾乎全為熒光素鈉(基本不含可供氧的血液),當這段熒光素鈉經過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到達大腦后,大腦將有一個若干秒的缺氧過程,這個缺氧可能造成個別病人不適,輕者頭暈,重者嘔吐。
術前準備:
(1)詳詢病史,包括有無過敏史,詳細檢查全身及眼部情況,嚴重的心、肝、腎疾病及眼部屈光間質混濁者不宜造影。詢問有無青光眼病使,必要時應進行檢查。由于青光眼不能散瞳,因此造影也就無從談起。
(2)詢問有無青光眼病史,必要時應進行檢查。由于青光眼不能散瞳,因此造影也就無從談起。
(3)皮試0.1毫升原液加1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注射,20分鐘后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4)散瞳劑常用的散瞳劑有復方托吡卡胺、(又名復方托品酰胺)、美多麗等。提前30分鐘散瞳,使瞳孔散至8毫米。
(5)抗過敏準備:極少數病人可能會發(fā)生熒光素鈉過敏反應,造影室應備有血壓計、聽診器、氧氣筒、輕便手持復蘇器、口咽喉通氣道、靜脈輸液器及供靜脈用液體。急救用藥,如腎上腺素、抗組織胺藥、氨基茶堿、阿拉明、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等針劑。
術中配合:
造影前要反復強調,讓病人充分明白與重視,主要包括造影過程身體若發(fā)生不適反應,應立即告訴檢查醫(yī)生,不要硬扛;向患者解釋注藥后的十多秒時間里可能出現一過性惡心。如有發(fā)生惡心現象,應立即進行深呼吸;盡可能睜大眼睛;造影過程不要說話;遇到打噴嚏等應扭頭,避免唾沫污染鏡頭等。保持鎮(zhèn)靜合作。患者取坐位,頭部固定,位置調整合適。在注射熒光素鈉之前先攝眼底普通照相及加用激發(fā)濾光片和柵濾光片的對比照相。在統(tǒng)一口令下快速注入(2s-4s)并同時啟動計時,約5秒后開始拍照。根據不同部位,不同時間拍攝需要的圖片。
術后護理:
(1)患者在24h—36h內尿液呈黃綠色,粘膜和皮膚黃染,是為排出的藥液,不必恐懼,可多喝水以利排藥。
(2)注意散瞳藥的副作用,做好指導。
(3)出現異常情況,對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