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老有“小蟲”飛來飛去,有的是小黑點,有的像條龍……這些情形的罪魁禍首可能是飛蚊癥。
什么是飛蚊癥:
飛蚊癥是指眼前的虛構形象,表現(xiàn)為點狀、絲條狀、網狀、氣泡、面團、絮狀或環(huán)狀的暗影似蚊舞動。飛蚊癥分為生理性、玻璃體退化性、病理性飛蚊。
生理性飛蚊患者大都在40歲以下,退化性飛蚊癥患者多在40歲以上。這兩類飛蚊癥屬于“好蚊子”,一般不需要治療,大部分可以適應。但它們也可能對工作、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如出現(xiàn)視網膜散光、夜間行車眩光、易疲勞、面部識別度差、視力模糊、辨色能力下降等。也有少數(shù)不耐受的情況,甚至因長期壓力引發(fā)精神問題。吳國基說,有的人數(shù)錢時看不到錢上的數(shù)字,有的學生在考試時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因為飛蚊看不清試卷上的字。
病理性飛蚊癥雖然僅占患病人群的5%,但是卻會影響視力,有時甚至會造成失明,是“壞蚊子”,屬于視力障礙。
以下情況可能存在病理性飛蚊癥的危險,需及時檢查:有異常閃光,短時間內飛蚊數(shù)不斷增加、視線有被遮擋的感覺,看東西扭曲變形,如直線變曲線,臉變扭曲等。由于少數(shù)飛蚊癥是嚴重疾病的征兆,若發(fā)現(xiàn)眼前有飛蚊群舞,應先做眼科檢查,檢查后萬一不幸有嚴重眼疾,應盡早針對性治療。
醫(yī)生提醒
用眼過度、精神壓力大、休息不足等都會出現(xiàn)“飛蚊癥”。特別是一些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的“低頭族”,尤其需警惕飛蚊癥?;颊邞⒁馇宓嬍?,忌煙酒,可補充維生素A、C、E及B族維生素,多吃魚類、粗糧、干豆類、新鮮蔬果,少喝含咖啡因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