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羅女士,家住漢陽,在兩年前因患胰十二指腸乳頭癌而在武漢一家醫(yī)院進行了一次大手術。
羅女士手術后進過一段時間的修養(yǎng),身體恢復的還不錯。但是就在半個月前的一次午飯后,羅女士感覺腹部隱隱作痛,但當時沒放在心上,怎料一周后,她腹痛的癥狀還是時有發(fā)生。
一周前,羅女士的女兒帶其帶了武漢市中心醫(yī)院肝膽胰外科。經過經CT、磁共振詳細檢查,該科主任醫(yī)師蔡常春發(fā)現(xiàn),羅女士肝總管與空腸交界處有一段長條形的“陰影”,周圍還包裹著一團東西。仔細研究拍片圖像后,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驗,蔡主任判斷腫瘤的可能性很小。
7月26日,蔡主任為羅女士進行了手術,終于找到導致羅女士腹痛的元兇。蔡主任從羅女士胰腺的胰管內取出了一根管子,長約10厘米,管子周圍還粘這一些結石。
對此,專家表示患者曾做過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不過,這類手術術后有一個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胰瘺,常出現(xiàn)在術后一周內,即胰腺內消化酶容易漏入腹腔,腐蝕和消化周圍組織,造成腹腔內感染甚至致命。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肝膽胰外主任李明杰介紹,為了預防這種并發(fā)癥,這類手術一般會在患者的胰管內放置并固定一個塑料支架管,管子從胰腺一直延伸至小腸內,保障胰液不發(fā)生滲漏,幫助患者度過手術后的危險期,管子對人體無害。待手術傷口愈合后,這個管子便失去了作用,大多數(shù)情況下管子會脫落,隨著小腸的通道到達大腸,順利排出體內。而對于羅女士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管子作為異物長期存在,周圍易發(fā)生炎癥,長時間便圍繞塑料管形成了一顆柱狀結石,堵塞了胰管,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腹痛等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