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wǎng)絡上流行一款“鬼魂探測器”的軟件,吸引了很多好奇心重的網(wǎng)友紛紛下載測試,很多人表示利用這款軟件看到周圍的“鬼魂”,膽大的人表示只是一款游戲沒有給生活造成什么困擾,也有膽小者嚇得心驚肉跳。這不,有位女子利用“鬼魂探測器”在墓地搜出“三只鬼”,結果嚇得精神恍惚,不得不尋找心理醫(yī)生的幫助。
上周三,漢口醫(yī)院心理康復科主任胡紅輝在門診坐診時,遇到年輕的求診患者小吳。
小吳在母親的陪同下前來,神情恍惚,時常回頭環(huán)視,眼中充滿恐懼。小吳開始不愿說話,后與胡紅輝單獨交談時,她問醫(yī)生:“這世界上真有鬼嗎?”
原來,兩周前,小吳和同事閑聊時得知這一款“捉鬼”軟件,雖然膽子挺小,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心嘗試了,真的掃出了“鬼影”,嚇得她不敢再碰。
但上周末,小吳隨父母掃墓時,又忍不住在墓地嘗試,結果屏幕顯示她身邊有三只“鬼魂”,這徹底讓小吳嚇到了。當晚回家她就失眠,一閉上眼就覺得身邊有東西。接連三天,她沒睡好覺,不想上班,不想見人,很擔心人身安全出現(xiàn)問題。
“捉鬼”軟件觸發(fā)心底恐懼
胡紅輝診斷發(fā)現(xiàn),小吳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短暫性幻視,失眠、不安的反應已導致其出現(xiàn)心理障礙,屬于恐怖癥的表現(xiàn)。
恐怖癥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神經(jīng)癥。胡紅輝說,患者就是害怕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會產(chǎn)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謶值膶ο蠛芏啵河刑囟▌游?,如狗、蛇、蜘蛛等;特定環(huán)境如廣場、閉室、高處、飛行等;還有社交恐懼。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對象,這很正常,有的人暈針暈血,其實也是恐怖癥的一種輕微表現(xiàn)。只是有的人反應嚴重到無法控制,就需要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
人的心理問題,都是有跡象可循的,胡紅輝說:小吳害怕所謂的“鬼”,表明她內(nèi)心一直深藏著此類恐懼,“捉鬼”軟件只是一個按鈕,將恐懼觸發(fā)。
“鬼魂探測器”游戲有心理暗示
胡紅輝表示,小吳屬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人,加上清明時節(jié)、墓地等特殊環(huán)境強化,讓她通過軟件深信“鬼魂”。建議這樣的人,不要好奇嘗試鬼魂探測器、筆仙等游戲,因為這些都會以"心理暗示"的方式,給個體心理帶來消極影響。
心理暗示分積極和消極之分,鬼魂探測器營造出來的氛圍,就給小吳不良的心理暗示,讓她感覺身邊處處都有鬼魂。趙本山、范偉的小品“賣拐”里,也是一個具備心理暗示內(nèi)核的事例,沒病的人也能被忽悠成瘸子;有的女子因為渴望懷孕,在自我心理暗示下,可能讓身體出現(xiàn)各種有孕現(xiàn)象,稱為“假孕”。
胡紅輝指出,容易受心理暗示的人,多屬于較為內(nèi)傾性格的人,他們不善于將內(nèi)心袒露給他人,遇到事情多采取自我化解的方式,但由于認知水平所限,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另外,這些人普遍存在社交圈子較窄的問題,因此,遇到問題及時向家人、朋友傾訴,也是很有必要。
因此筆者在此提醒各位好奇心重的朋友們,如果屬于膽子偏小的人,一定要慎用“鬼魂探測器”避免來帶不必要的傷害。另外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一定要樹立正面、科學的價值判斷,不能用鬼魂嚇唬小孩子,以免帶來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