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手機的光,各式各樣的手機套似乎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人們彰顯個性的工具??山?,網絡上一則“手機套攜帶超強致癌物苯,會通過呼吸道直接進入人的五臟六腑”的消息,則讓很多使用手機套的人感到恐慌。
是不是手機套都有“毒”?怎么區(qū)分“有毒”與“無毒”的手機套?我國有沒有統(tǒng)一的“手機套”質檢標準?
網傳:手機套含有毒致癌物
“手機套攜帶超強致癌物苯,會通過呼吸道直接進入人的五臟六腑。”在微信和微博圈廣為流傳的這條信息,引發(fā)了不少網友對于手機套的恐慌。
“上古哈魯魯”評論稱,味道大的塑膠制品手機殼,大多是多次回收料,成本極低,里面沒有有害物質才奇怪了。
“老夫子_Blade”也表示,聚氯乙烯是手機殼、手機貼膜的主要成分,這個東西加熱后是有毒的,想想手機充電或者大量使用的時候就發(fā)熱,還有一些再生橡膠都含有芳烴油,都是有毒化學物質,這東西應該是致癌的。
有媒體近日選擇塑料、硅膠及皮革三種材質的手機套開展測試發(fā)現(xiàn),經過儀器的分析和對比,手機殼釋放量最大的有毒物質是甲醛,但也屬一類致癌物質。而當手機長期受用發(fā)熱之后,手機殼所散發(fā)出的甲醛量將顯著上升。
業(yè)內人士表示,手機殼上的甲醛一部分可能來自于黏合劑,另一部分可能是硅膠殼使用的材料不夠穩(wěn)定造成的。
專家:手機套“放毒”確有可能選用須慎重
并不顯眼的手機套批量集散流通,監(jiān)管卻很難面面俱到。廣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的工作人員曾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生產前,他們在廠里進行抽查,進入銷售環(huán)節(jié),工商管理部門進行抽查,但也都是針對投訴比較多的產品。
此外,在相關部門的官方網站上,記者并沒有查到關于手機套的檢測標準和相關查處信息。“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一般發(fā)放生產許可證或者其他準入證書,但質量管理處發(fā)放的工業(yè)生產許可證沒有手機套生產這一項。”曾先生說。
“地下工廠”批量生產流通的手機套是否真的可能成為“毒氣彈”?“從化學的角度來講,不少物質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可能產生致癌性物質、輻射性物質,或者其他毒性,手機套也不例外,”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建青說,“手機套常采用塑料、塑膠等材質,一些非正規(guī)生產廠家為了節(jié)省成本,添加的輔料和中間物質確實可能在手機升溫傳導條件下,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買手機殼注意有韌性無氣味
專家表示,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成千上萬,部分質量“自循環(huán)”的手機殼容易“中招”,因此,買手機殼圖便宜并不可取,注意選擇邊緣整齊光滑、有韌性、制作精細、無氣味的產品,“相對而言,因為有監(jiān)督部門定期抽查,正規(guī)廠家標明原生材質制作的產品會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