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暑熱季節(jié)、高溫和(或)高濕環(huán)境下,由于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jīng)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疾病。
01為什么會中暑?
高溫引起的不適或疾病,按嚴重程度輕重可分為熱疹、曬傷、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響體溫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當空氣濕度較高時,會阻止汗液的正常蒸發(fā),從而妨礙身體迅速釋放熱量。其它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肥胖、發(fā)熱、脫水、心臟病、精神病、血液循環(huán)不良、曬傷、處方藥及飲酒等。此外,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精神緊張也是中暑的常見誘因。
02什么人中暑的風險最大?
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時應注意,在高溫天氣里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體育運動,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fā)生高溫中暑,甚至死亡。
03什么是中暑的癥狀?
先兆中暑癥狀
在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fā)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等,體溫正?;蚵杂猩?。
輕癥中暑癥狀
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xiàn)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xiàn)。
重癥中暑癥狀
熱痙攣是突然發(fā)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后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fā)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
熱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其征象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惡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征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表現(xiàn)。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根據(jù)發(fā)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tài)和發(fā)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
*勞力性,其征象為:高熱、抽搐、昏迷、多汗或無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發(fā)生。
*非勞力性,其征象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干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huán)衰竭或休克。
04怎樣做可以預防中暑的發(fā)生?
1大量飲水
在高溫天氣里,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的攝入,不應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huán)境里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ml),水溫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大量出汗將會導致體內(nèi)鹽分與礦物質的流失。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必須得到補充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求。
3注意飲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盡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但要注意,高溫環(huán)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時避免電風扇或空調(diào)直吹。
4穿著合適的衣服并涂抹防曬霜
在戶外,應當盡量選擇輕薄、寬松及淺色的服裝。如果一定要進行室外活動,要注意防曬、降溫??梢耘宕鲗捗遍艿恼陉柮?,太陽鏡,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UVA/UVB防護)。
05中暑的急救措施
輕度中暑可以為患者潑水。潑在皮膚上的水,蒸發(fā)較快,以增加降溫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患者,如果可能,將患者移到有冷氣設備的地方。
先兆與輕度時,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重度中暑時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y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