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啥?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猝死定義為: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群,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nèi)(6小時內(nèi)),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猝死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其中大部分為心源性猝死(SCD),我國每年因SCD死亡的人數(shù)高達54萬。
這4類人群要警惕!
理論上講,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一般都有心臟疾病基礎。
1.器質(zhì)性心臟病
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等,都屬于SCD的高危疾病。一旦發(fā)生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低于30%~40%時,SCD發(fā)生率將急劇增加。
2.惡性心律失常
包括長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特發(fā)性心室顫動(室顫)等,均可引發(fā)SCD。
值得注意的是,心跳太慢(心動過緩)也會增加SCD發(fā)生風險,如III度或II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交替束支傳導阻滯、電生理檢查提示阻滯在希氏束以下水平或竇停超過6秒的患者,無論有無癥狀,均應行起搏治療。
3.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血緣的親屬曾發(fā)生猝死,那么家人發(fā)生SCD的風險比沒有猝死家族史的要高。
4.不良生活方式
1)吸煙:35~59歲的吸煙者發(fā)生SCD的風險每10年煙齡將增加2~3倍。
2)肥胖:隨著體重的增加,SCD風險也呈線性增加。
3)體力活動:較強的體力活動可明顯增加SCD,所以“過勞死”確實是可能發(f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