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歷史令人驚嘆!20世紀末,人們在偶然出現(xiàn)的時機培養(yǎng)出Hp,實際上隨著顯微鏡的誕生和發(fā)展,科學家們一直能觀察到該菌,但由于無法體外培養(yǎng)成功,所以一直無法證實Hp的存在。自Hp在"難以生存的酸性胃腔"中被發(fā)現(xiàn)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與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相關,直至被確定為胃癌的Ⅰ類生物學致癌因素,Hp成為胃部疾病的"眾矢之的"。但生物地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Hp是人類遷徙史的見證者,古微生物學家在5200年前最古老的木乃伊、阿爾卑斯山冰人胃腔內就觀察到了Hp的存在。
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Hp?
一、Hp的"今生"
(一)"眾矢之的"的由來
1.Hp的發(fā)現(xiàn)史:1875年,德國的解剖學家發(fā)現(xiàn)了胃黏膜有螺旋樣細菌存在,但體外培養(yǎng)未能成功;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Bizzozero也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但未進一步研究;1899年,波蘭的WaleryJaworski從灌胃液中發(fā)現(xiàn)了螺旋狀細菌,他稱之為小皺弧菌,首次提出該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菌。20世紀早期,很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胃黏膜表面的螺旋狀細菌;1954年,美國的Paler檢查了1180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標本,未發(fā)現(xiàn)可靠證據(jù)顯示這種細菌的存在,給Hp研究當頭潑了一瓢冷水;1975年,Steer第1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Hp的存在。1982年,RobinWarren和BarryMarshall經過37次培養(yǎng)實驗,在一次偶然機會,終于成功從人體胃黏膜培養(yǎng)出Hp,Marshall吞服了含有Hp的培養(yǎng)基,出現(xiàn)了急性胃炎。2005年他們共同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1,2]。
2.Hp,胃部疾患的"罪魁禍首"?世界人口中近一半感染Hp,發(fā)展中國家的Hp感染率較高,達到近80%,目前人們已將Hp感染視為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病因之一,但Hp感染后僅有10%~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1%~2%發(fā)生胃癌,小于1%感染Hp患者發(fā)生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3,4,5]。
實際上,在印度、泰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家,Hp的感染率非常高,但這些國家的胃癌發(fā)病率卻很低[6];有研究指出,根除Hp后胃癌依然發(fā)生,尤其是彌漫型胃癌、近端癌發(fā)生率增高[7];當年發(fā)現(xiàn)Hp的Marshall在喝下含Hp的培養(yǎng)基后只是出現(xiàn)了胃炎,并未發(fā)生胃潰瘍,14d后胃炎的癥狀基本消失(在這過程中他也只是應用了1種抗菌藥物治療,并不足以殺滅Hp),且癥狀的客觀性、特異性太差。Hp的感染途徑至今不清,直接吞服的Hp與自然狀態(tài)下傳染的Hp的定植、致病情況應該不同,被根除的難易程度也不同。1995年Marshall本人也發(fā)表論文指出,Hp感染致胃潰瘍不能滿足科赫法則[8]。
3.Hp,胃外疾患的"罪魁禍首"?許多研究者對Hp在遠離胃的其他器官中的作用也進行了研究,并對其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機制進行了闡述,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癥。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Hp與心血管、神經、頭頸部、婦產科、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的相關疾病間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Hp感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細胞毒素相關蛋白A(CagA)陽性的Hp感染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復發(fā)的預測因子;Hp感染與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有關;Hp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展中起作用;在頭頸部,Hp感染與青光眼、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wǎng)膜病變、復發(fā)性阿弗他性口炎、牙周疾病有關,推測Hp的定植與耳、鼻、咽喉疾病有關,但是在慢性扁桃體炎或復發(fā)時的炎癥組織中并沒有檢測出Hp;CagA陽性的Hp感染后,可能導致男性的不育,在女性中發(fā)現(xiàn)Hp感染與妊娠期糖尿病有關[9]。由此看來,若根除Hp,可能獲益頗豐,但確實是這樣嗎?
(二)Hp的"默默奉獻"
1.胃腸疾患中的"守護者":
對于食管疾病,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均得到相似的結果,Hp感染與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發(fā)生呈負相關,即Hp感染對這些疾病具有保護作用。自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衛(wèi)生水平的提高、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Hp的感染率逐漸下降,胃癌發(fā)病率亦下降,然而食管腺癌的發(fā)病率卻在幾十年后開始上升,考慮Hp的過度根除可能與之相關[10,11,12,13]。Hp感染與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病亦呈負相關,可能是通過對炎癥性腸病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而產生影響。這也許能解釋在印度等國家,自身免疫病患病率較發(fā)達國家低,可能是Hp的感染起到保護作用。
2.胃腸外疾患的"守護者":
在胃腸外疾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肥胖的發(fā)生率與Hp感染的患病率呈明顯負相關,根除Hp的人群BMI顯著增加。在發(fā)達國家,Hp的感染率越低,肥胖率就越高。此外,Hp感染可以降低兒童過敏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包括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疹等,幼年時期感染Hp可能抑制濕疹、皮炎等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在成人中也發(fā)現(xiàn),Hp感染與濕疹、塵螨感染風險具有明顯的負相關性。盡管眾多研究得出Hp感染與過敏性疾病呈負相關的結論,但是這種相關性較弱且不一致[14]。
Hp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十惡不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將Hp視為"可能會做壞事"的共生菌,我們或許會有更好的見解。
二、Hp的"前世"
(一)人類遷移史中的標記物
1999年,德國人Achtman率先應用多位點序列分型技術對Hp進行分型,發(fā)現(xiàn)早在很多年前Hp就已經存在于我們非洲祖先的消化道中了;經過漫長的遷徙和演變,這種細菌跟隨人類遍布世界各地。2007年Achtman在Nature上發(fā)表了系列研究的成果:根據(jù)Hp種群的結構推斷,我們的遠古祖先生活在非洲,隨后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遷徙活動?,F(xiàn)在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遷徙始于6萬~15萬年前,Hp和它的人類宿主經歷了一系列變化,Hp成為人類遷徙的標記物之一[15,16,17],見圖1。
(二)微生物學家眼里的"共生菌"
《時代》周刊201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美國總統(tǒng)科學顧問、人類微生物群系研究的先驅之一,MartinJ.Blaser在1996年提出Hp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于人類機體中,這預示著Hp的定植可能存在一定益處[18]。2011年他在"抗菌藥物過度應用:停止殺死有益菌"[19]一文中指出:近20多年,當人們發(fā)現(xiàn)了Hp與胃潰瘍以及胃癌的關聯(lián)后,對它的殲滅行動就開始興起,Hp也漸漸從許多人的消化道中消失;而這20多年卻正是許多自身免疫病飆升的時期。
攜帶Hp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只有20%攜帶者會患病,那剩下80%的人呢?如果我們將Hp視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我們或許不會再糾結是否需要對無癥狀的患者進行根除,若這樣,在中國幾乎要全民服用多種抗菌藥物,甚至是多療程。畢竟,我們可以看到用多種抗菌藥物根除Hp直接面臨的一些嚴重問題。此外,根除Hp的過程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良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50%以上患者在根除中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甚至是嚴重并發(fā)癥,20%患者根除失敗,根除Hp后會造成腸道菌群的比例失調,從而帶來長期的健康影響。一項研究顯示,兒童感染Hp后,腹瀉發(fā)病率比無感染兒童低,提示Hp可能有益于腸道菌群的平衡等。過度使用抗菌藥物會增加耐藥菌產生的風險,在根除Hp的同時,可能也消滅了其他一些細菌,打破了菌群的平衡,潛在的風險尚不清楚。Blaser[20]認為:身體內菌落組成的改變是造成一些人類疾病的原因,Hp可能是一個"指示生物",它發(fā)出提醒,告訴人們腸道菌群發(fā)生了改變。
(三)Hp,腸道菌群的一員?
2016年12月發(fā)表在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綜述指出:腸道菌群在免疫成熟與穩(wěn)態(tài)、宿主細胞增殖、血管生成、神經信號、病原體載量、腸道內分泌功能、骨密度、能量來源等生理功能中發(fā)揮調節(jié)功能,參與神經、精神、呼吸、心血管、胃腸道、肝臟等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病、代謝性疾病、腫瘤等眾多疾病,并提出了腸道菌群失衡致病機制的"共同點"假說,自此腸道菌群在人類醫(yī)學史中掀開了一頁新篇章[21]。根據(jù)這一假說,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shù)Hp感染者不生病。顯然,這背后存在著眾多變量——年齡、生活環(huán)境、飲食、運動強度都可能起著作用。當眾多外源性或內源性因素,或這些因素的組合,導致人體出現(xiàn)菌群失調后,這種細菌間相互牽制的平衡就被打破了,Hp開始大量繁殖,從而表現(xiàn)出炎癥效應;有些Hp菌種的毒性特別強,而宿主的身體條件又恰好容易被感染。
三、展望
在我國,Hp耐藥率越來越高,地區(qū)間胃癌發(fā)生率差異很大、病因復雜且不盡相同,Hp根除后再感染率高,因此對自然人群中Hp感染是否需要進行干預,一定要綜合權衡利弊[22,23]。從上述研究中我們不難看出,并不是所有人的Hp都必須根除,有時候角度決定了視野、角度決定了高度、角度決定了方向,Hp可能是胃腸眾多共生菌之一,進一步去研究它與人體存在的錯綜復雜的共生關系,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不同的觀點。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Hp并不是一無是處,它的存在在某些方面可能對人體是有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對待Hp從一味根除轉為預防,保持正常的消化道菌群、用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防止胃黏膜受損、慎重考慮根除Hp感染的適應證,也許是更理想、更和諧、可持續(xù)的方式。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 -已經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復發(fā)的長期維持治療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癥狀控制 與適當?shù)目咕煼?lián)合用藥根除幽門螺桿菌,并且 -愈合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 -防止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消化性潰瘍復發(fā) 需要持續(xù)NSAID治療的患者 -與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治療相關的胃潰瘍治療
健客價: ¥80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細菌性痢疾,腸炎、霍亂,也可以用于傷寒、副傷寒、賈第鞭毛蟲病、滴蟲病等。與制酸劑等藥物合用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致的胃竇炎。
健客價: ¥6.5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輔助用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
健客價: ¥95本品適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亦可用于慢性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
健客價: ¥10胃食管反流性疾?。℅ERD)-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已經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復發(fā)的長期維持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ERD)的癥狀控制.與適當?shù)目咕煼?lián)合用藥根除幽門螺桿菌,并且-愈合與幽門螺桿感染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防止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消化性潰瘍復發(fā).
健客價: ¥125本品適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亦可用于慢性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
健客價: ¥38適用于治療良性胃潰瘍,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聯(lián)合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能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
健客價: ¥28.5本品適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亦可用于慢性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
健客價: ¥5.8本品適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亦可用于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所致腹瀉及慢性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
健客價: ¥36阿莫西林適用于敏感菌(不產β內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等。
健客價: ¥8.7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與抗?jié)兯幬锖嫌糜谥委熛詽冎拈T螺桿菌感染,另可用于輕型急性腸炎治療。
健客價: ¥12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輔助用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
健客價: ¥25用于各種厭氧菌感染,如敗血癥、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氣管感染、肺炎、鼻竇炎、皮膚蜂窩組織炎、牙周感染及術后傷口感染:用于結腸直腸手術、婦產科手術及口腔手術等的術前預防用藥;用于腸道及腸道外阿米巴病、陰道滴蟲病、賈第蟲病、加得納菌陰道炎等的治療;也可作為甲硝唑的替代藥用于幽門螺桿菌所致的胃竇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健客價: ¥3.5適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鼻咽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及宮頸炎等,也用于軍團菌感染,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用于鳥分枝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
健客價: ¥7.4用于治療由厭氧菌(脆弱擬桿菌、狄氏擬桿菌、卵園擬桿菌、多形擬桿菌、普通擬桿菌、梭狀芽胞桿菌、真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幽門螺桿菌、黑色素擬桿菌、梭桿菌、CO2噬織維菌、牙齦類桿菌等)感染引起的多種疾?。荒信谀蛏车烂蜗x、賈第氏鞭毛蟲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陰道滴蟲病等);腸、肝阿米巴蟲病(包括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膿腫),腸、肝變形蟲感染引起的疾??;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科手術后厭氧菌感染。
健客價: ¥15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急性單純性淋病,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病,亦可與克拉霉素蘭索拉唑三聯(lián)用藥根除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道潰瘍復發(fā)率。
健客價: ¥19.8治療消化性潰瘍,特別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亦可用于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所致腹瀉及慢性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
健客價: ¥39適用于治療良性胃潰瘍,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聯(lián)合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能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
健客價: ¥39用于治療由厭氧菌(脆弱擬桿菌、狄氏擬桿菌、卵園擬桿菌、多形擬桿菌、普通擬桿菌、梭狀芽胞桿菌、真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幽門螺桿菌、黑色素擬桿菌、梭桿菌、CO2噬織維菌、牙齦類桿菌等)感染引起的多種疾病;男女泌尿生殖道毛滴蟲、賈第氏鞭毛蟲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陰道滴蟲病等);腸、肝阿米巴蟲病(包括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膿腫),腸、肝變形蟲感染引起的疾??;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科手術后厭氧菌感染。
健客價: ¥10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輔助用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
健客價: ¥30適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1.鼻咽感染:扁桃體炎、咽炎、鼻竇炎。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和肺炎。3.皮膚軟組織感染:膿皰病、丹毒、毛囊炎、癤和傷口感染。4.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及宮頸炎等。5.也用于軍團菌感染,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用于鳥分枝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
健客價: ¥14.5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反流性食管炎;與抗生素聯(lián)合用藥,治療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十二指腸潰瘍;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糜爛;預防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糜爛或消化不良癥狀;亦用于慢性復發(fā)性消化性潰瘍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長期治療;潰瘍樣癥狀的對癥治療及酸相關性消化不良;用于卓-艾氏綜合征的治療。
健客價: ¥185適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鼻咽感染:扁桃體炎、咽炎、鼻竇炎。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和肺炎。 3.皮膚軟組織感染:膿皰病、丹毒、毛囊炎、癤和傷口感染。 4.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及宮頸炎等。 5.也用于軍團菌感染,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用于鳥分枝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
健客價: ¥12.5適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鼻咽感染:扁桃體炎、咽炎、鼻竇炎。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和肺炎。 3.皮膚軟組織感染:膿皰病、丹毒、毛囊炎、癤和傷口感染。 4.急性中耳炎、肺炎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及宮頸炎等。 5.也用于軍團菌感染,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用于鳥分枝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
健客價: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