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發(fā)病率呈節(jié)節(jié)攀升之勢。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患者就會一步步走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歸路,已成為第一大肝病。
據體檢中心對近半年數據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35-45歲正常體重人群中,有20%左右的人患脂肪肝。其中,43歲的陳先生(化名)三餐吃素堅持了5年。多年不變的標準體型,內臟竟超重2公斤,肌肉含量數值較低,還有脂肪肝……
「吃出來的脂肪肝」
▼
生活中長期攝入過多的
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無法充分吸收,過多的脂肪隨著血液流到肝臟
在肝臟表面不斷沉積,慢慢演化變成脂肪肝
也會導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
「素出來的脂肪肝」
▼
人體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三大營養(yǎng)物質
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純素食者,不吃魚肉蛋等營養(yǎng)物質
若白蛋白合成減少,就需要分解脂肪組織
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
而這種脂肪在肝臟中不易被分解
若不能及時排出,肝臟中的脂肪堆積過多
長期以往,也就形成了脂肪肝
「喝出來的脂肪肝」
▼
長期飲酒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
其病變程度與飲酒總量成正比
由于酒精對肝細胞有較強的直接毒害作用
增加脂庫轉運到肝臟的脂肪,減少脂肪肝內的運出
使肝對脂肪的分解代謝發(fā)生障礙
「久坐不動“辦公族”」
▼
注意控制飲食卻不注重體育鍛煉
也是脂肪肝的高發(fā)人群,特別是辦公一族
一坐就是一天,肚子脂肪走不掉,四肢得不到鍛煉
即使是標準體重,也容易患脂肪肝
「先天代謝異常的人」
▼
這類人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正常肝臟與普通肝臟的特點
正常肝臟
大小適中
表面光滑
色澤均勻
脂肪肝
失去健康色澤
體型縮小
表面硬化
形成小結節(jié)
【提示】
輕度脂肪肝沒有癥狀,一般到醫(yī)院檢查才能被發(fā)現,此時病情非常容易被控制;
重度脂肪肝,右上腹有悶漲感,進食油膩或過飽時右上腹會有疼痛感等癥狀;
如果患了脂肪肝后不注意飲食、鍛煉,任其發(fā)展,長期以往可能會出現肝硬化,甚至病癥不可逆轉,演化為肝癌。
脂肪肝檢查方法
1、血液生化檢查。主要是進行血清脂質檢查,不能確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2、影像學檢查。目前列為脂肪肝首選檢查方法,但存在肝內血管顯示不清等缺陷,可能需要配合其他的檢查方法;
3、肝穿刺活檢組織細胞學檢查。確診脂肪肝的金標準,準確性高,但必須嚴格掌握禁忌事項。
脂肪肝患者和預防脂肪肝發(fā)生的人應該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上提高警惕。
「肉類」
▼
盡量選擇魚蝦雞鴨等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色肉
其次選擇紅肉中的羊肉和瘦的牛肉
羊肉中含有左旋肉堿的成分,可以幫助消脂
吃豬肉時,盡量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里脊肉
且每天吃肉不超過150g
「飲酒」
▼
雖然有些脂肪肝與喝酒無關
但一旦診斷出脂肪肝,患者應絕對禁酒
受傷的肝臟沒法處理酒精,喝酒只會加速肝臟惡化進程
服用大量的藥物或吸入油漆等,會使肝臟受損雪上加霜
「牛奶」
▼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也不低
想補鈣,但又想遠離脂肪肝
可以盡量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
而且每天飲用不能超過500ml
「堅果」
▼
堅果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屬于好油
例如:橄欖油、山茶油、菜籽油等
(每天攝入不能超過30g)
同理,適當吃一些堅果也有益于脂肪肝
如:花生、核桃、瓜子等
但每天的量不超過28g
「菌類」
▼
菌類在植物食品中纖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能減少脂肪吸收,對身體有防護作用
含有的黃酮類物質,起到輕度的降脂作用
「蔬菜」
▼
蔬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的發(fā)生,但得吃夠量
每天需要吃一斤到兩斤左右,其次要吃新鮮的蔬菜
芹菜枸杞粥
做法
芹菜葉、枸杞葉各100g,洗凈備用;
取大米50g煮粥,待熟時調入二葉,再煮一二沸,調入適量白糖服食;
或將二葉榨汁,納入大米粥中食用。
功效
可疏肝和胃,適用于脂肪肝、肝區(qū)脹痛、肝臟腫大、脘悶食少或有惡心、腹脹等人群。
「多種類」
▼
素食的種類非常豐富
所以在挑選時盡量搭配種類多一些
保證攝入的營養(yǎng)成分足夠完整
「豆制品」
▼
對于素食主義者而言,可適量多吃一些豆制品
豆制品中的蛋白質相對于其它素食要高很多
可以彌補不吃肉所帶來的蛋白質損失
「堅果」
▼
可適當多吃一些堅果類食物
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植物油脂含量
可以幫助身體補充脂肪
【提示】
水果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過多也會轉化成脂肪。如:香蕉中碳水化合物高達20%。更有甚者如鮮棗、紅果、桂圓、石榴、楊梅、甘蔗等。預防脂肪肝應該少攝入碳水化合物,多攝入一下高蛋白食品?!?/p>
【延伸閱讀】
從“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你的肝臟該減肥了
你覺得身上哪兒最需要減肥?
估計很多人會回答腰、肚子、腿,但有個需要“抽脂”、“減肥”的地方被忽視了,那就是肝臟。
2015年發(fā)布的《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中顯示,中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到12.5%~35.4%。
脂肪肝已經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肝臟疾病。
如果你認為脂肪肝只是個不用治的“小病”,那就大錯特錯了。
1
你“小看”了脂肪肝
對很多人來說,脂肪肝只是體檢報告上一個抽象的詞,通常沒有明顯癥狀,也不會帶來什么嚴重后果。類似的誤解,可能正在傷害你的健康。
誤解1:脂肪肝是小病,不用治
真相:不重視可能發(fā)展成肝癌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高冀蓉給出了一個從脂肪肝到肝癌的發(fā)展路線圖:
單純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最初階段)→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在“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被大家逐漸了解的同時,上面這個發(fā)展過程被很多人忽視了。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和采取措施,脂肪肝也可能迅速發(fā)展,甚至出現肝癌。
誤解2:脂肪肝是“輕度”的,代表肝損害也輕
真相:輕度脂肪肝也可能有嚴重肝損害。
一般認為,B超等檢查顯示肝臟中脂肪量超過5%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不過,這里的“輕、中、重”只是顯示肝臟中的含脂量,并不能說明肝臟的損害程度。有些人雖然只是輕度脂肪肝,但肝臟損害已經非常嚴重了。
經常喝酒、肥胖、患有乙肝的人,如果發(fā)現脂肪肝,即使是輕度的,也建議進一步檢查肝纖維化、炎癥等相關指標,定期監(jiān)測肝臟的情況。
誤解3:只有胖子才會得脂肪肝
真相:瘦子也可能得脂肪肝
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風險確實較高,但別忘了,肥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險因素之一。
如果有胰島素抵抗、遺傳代謝問題、內臟脂肪沉積過多等因素,瘦子也可能出現脂肪肝。
特別消瘦或短期內快速減肥的人,肝臟的脂肪代謝受到影響,也容易發(fā)生脂肪肝。
還有的人為了減肥等原因只吃素食,但素食往往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易出現營養(yǎng)不良,不能滿足身體需要,也可能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脂肪肝。
誤解4:患脂肪肝,只是得了一種肝病
真相:可能伴隨多種慢性病
脂肪肝不是一種獨立疾病,往往提示體內其他代謝存在異常,建議檢查血脂、血糖、尿酸、血壓等指標,排除相關疾病。
脂肪肝患者中,約有40%患有高血壓、10%患有糖尿病、40%尿酸偏高,60%的人體重超重,這些疾病猶如“難兄難弟”,醫(yī)學上統(tǒng)稱為“代謝綜合征”。
多數輕度脂肪肝患者癥狀不明顯,部分人會出現食欲減退、乏力、腹脹等癥狀。當出現肝區(qū)疼痛、惡心嘔吐時,肝臟損害已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因此,早防早治是關鍵。
除了前面提到的肥胖者、快速減肥和營養(yǎng)不良者,一些被忽視的人群也容易患上脂肪肝。如果你是以下幾類人之一,一定要重視預防。
2
被忽視的高危人群
饑一頓飽一頓。很多人因作息不規(guī)律、工作繁忙,很少按時按點吃飯,甚至把幾餐合成一頓吃。
這樣長期饑一頓飽一頓,吃飯時容易暴飲暴食,導致肝臟對脂肪的儲備能力上升,形成脂肪肝。規(guī)律吃三餐,又多了一個理由。
愛喝酒。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臟合成功能下降所致。
研究顯示,75%~95%的長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潤。每天飲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生率比不飲酒人群大5~25倍。
為了肝臟健康,建議適量飲酒。建議男性每天攝入的酒精量不超過20~30克,女性不超過10~15克。
亂用藥。四環(huán)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環(huán)已胺等藥物,長期過量使用時會傷肝,增大出現脂肪肝的風險。建議長期服用這些藥的人,定期復查,必要時遵醫(yī)囑調整治療方案。
此外,糖尿病患者、年長者、患有肝炎的人群,也應注意預防脂肪肝。
3
可以預防,有時還能“逆轉”
多吃黃豆,修復肝細胞
B族維生素能加速物質代謝,促進其轉化為能量,幫助修復肝細胞,預防脂肪肝。如果你是平時愛喝酒的脂肪肝高危人群,更建議注意補充,可多吃黃豆、香菇等食物。
如果已發(fā)現脂肪肝,建議多吃有助降血脂、促進肝內脂肪代謝的食物,如燕麥、玉米、海帶、瘦肉、魚類、蛋清等;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食品;每天喝2000毫升水,50~60歲患者喝四瓶礦泉水的量即可,60歲以上略少些。
如有腎病、心臟病,喝水量建議咨詢醫(yī)生。
運動,“逆轉”部分脂肪肝
研究發(fā)現,通過運動等方式,一個肥胖者體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會明顯減輕;體重降低超過10%,肝臟的炎癥也會減輕。
單純性脂肪肝患者,通過半年的飲食和運動干預后,多會基本“痊愈”。
因此,這部分人群應注意適當多運動。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保證每天走一萬步;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如無其他禁忌,每周需達到250分鐘的運動量。
體檢,及早發(fā)現蛛絲馬跡
平時應重視體檢,包括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臟B超等,盡早檢出和發(fā)現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及相關疾病,及時采取措施。
40歲以上每年體檢一次,男性更應重視查肝。從流行病學看,男性更容易得肝癌,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要提高警惕,曾有乙肝感染、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高度重視。
除了體檢,脖子粗也可能提示有脂肪肝。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學系主任朱惠蓮教授帶領的團隊發(fā)現,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頸圍比沒有得脂肪肝的人更大,簡單來說,就是脖子粗可能預示脂肪肝。
如果脖子粗,平時又有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建議咨詢醫(yī)生。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從單純性脂肪肝轉變?yōu)橹拘愿窝?,意味著脂肪肝已進展到了一定程度,如不及時干預治療,有可能向肝纖維化發(fā)展,這個比例高達25%。
如果脂肪肝已經出現了明顯肝損害,建議咨詢醫(yī)生,必要時遵醫(yī)囑服藥。
不知道你離脂肪肝還有多遠?趁還來得及,趕快用這些方法,逃離脂肪肝的包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