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熱心觀眾頻頻反映說,這喝到了有問題的白酒,維起權來,真應了一個字——難。東營河口區(qū)的史先生反映,過年招待朋友的時候,喝了幾瓶“古貝紅”牌子的白酒,當喝到最后一瓶的時候,剛打開包裝就發(fā)現(xiàn)這瓶酒有點不大對勁。
記者注意到,史先生提供的這瓶酒的外包裝已經撕開了,但是酒瓶蓋卻并未開啟,酒里面確實有一根長約四五厘米的異物。從這瓶酒的包裝上來看,酒的名字是“古貝紅”,是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
史先生告訴記者,當時喝的時候看到了這么個東西,自己很丟面子。發(fā)現(xiàn)酒里有異物后,史先生按照外包裝箱上的電話,多次聯(lián)系了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
接線員表示他們領導不在,但可以給史先生換一瓶酒,但他要拿著這瓶酒來武城公司總部。
那么,史先生手中有“頭發(fā)”的這瓶酒,到底是不是古貝春集團生產的呢?帶著疑問,我們從東營市河口區(qū)來到了古貝春集團所在地——德州市武城縣。經過一番打聽后,幫辦見到了古貝春集團的一名銷售工作人員。
通過肉眼觀察,這名古貝春集團的工作人員承認酒里確實有東西,那么這瓶酒到底是不是他們公司生產的呢?
工作人員起初說這個酒是他們這里生產的,但誰知當古貝春集團的銷售人員帶著記者來到他們廠區(qū)的質檢部門時,這里的工作人員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
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瓶子上的噴碼,這是2015年1月17號,三班灌裝的,但他們這里的三班并不負責灌這種酒。
古貝春集團的銷售說史先生手中的“古貝紅”是他們的酒,但是質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卻不承認是他們的酒,那么這瓶標著古貝紅字樣的白酒到底是誰產的呢?
古貝春集團的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始建于1952年,“年生產、勾儲優(yōu)質白酒能力10萬千升”,“目前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五糧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
雖然古貝春集團銷售部門的工作人員已經確認是他們的酒,但是古貝春集團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卻依然說不是他們生產的。
這瓶包裝上標著“古貝紅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字樣的酒,究竟是不是古貝春集團生產的呢?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該公司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給其它部門的工作人員打去了詢問電話。
記者聽到,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說古貝紅屬于低檔酒,不是專利,低檔酒就不歸他們公司管了,人家來嘛他們灌嘛。
當著記者的面,古貝春集團質檢中心的工作人員最終確認,這個“古貝紅”牌子的白酒確實存在。
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解釋說,這個“古貝紅”牌子的酒已經承包給了一個叫袁某的個人。就算是承包給了個人,那么這個標著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出廠的酒出了質量問題,與古貝春集團的質檢中心有沒有關系呢?
這里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它被個人承包了,因此出了問題要找這個承包的人來協(xié)調解決,他們質檢部門不管事,也沒有這個人的聯(lián)系方式。
同為古貝春公司的員工,一個部門說是自己公司的酒,另一個部門說不是。等好不容易搞明白是真酒的時候,又成了不歸他們企業(yè)管了,找個人去,你說這是一個有擔當?shù)钠髽I(yè)辦的事嗎?
從東營河口區(qū)到德州武城縣,再從酒廠里的一個部門到另一個部門,問題卻始終沒能解決。
由于已經確認史先生喝到異物的這瓶酒是真酒,而且是古貝春集團承包給個人生產的,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古貝春集團質檢中心的一名負責人答應與大家見面。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后,記者終于見到了這名古貝春集團質檢部門的負責人李主任。在確認這瓶酒有問題后,趁大家不注意,在沒有征得持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他竟做出了這樣一個舉動,把先前并未開封的酒瓶蓋擰了下來。
經過簡單的查驗后,針對之前古貝春集團工作人員對于這瓶酒的種種說法,李主任作出了如下解釋。李主任說,這瓶酒基本確定是他們公司產的,出了這樣的問題,他們可以給史先生一定的賠償。
李主任表示,法律規(guī)定,史先生可以選擇退貨,可以提供相關的購買證據,把這個產品退了,第二如果還是想喝這個酒,可以給他賠償6瓶這個系列的酒。
不過,東營的史先生拒絕了這個處理結果。那么現(xiàn)在酒已經開瓶了,消費者還能找古貝春集團繼續(xù)維權嗎?
在電話里,工作人員表示,這酒如果不開封還可以找公司的質檢部門解決,但是酒已經開封了,因此他們就無法對此進行負責。
關于古貝紅白酒里帶有“頭發(fā)”的事情仍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記者將繼續(xù)跟進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