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很多老年人就容易咳喘,尤其有哮喘病史的。其實很多哮喘病對中醫(yī)來說,并不是很難治,但去醫(yī)院就不好說了。哮喘一定要鞏固治療才不會復發(fā)。
2018年8月2日,女兒帶著媽媽來看病。女兒在我面前訴說媽媽的痛苦,說媽媽勞累一輩子,現(xiàn)在70多歲,得這個病,一點福都沒享受到。在她印象中,她媽媽在60歲左右就有一點點喘,一開始沒在意,后來嚴重了,然后就去醫(yī)院吃藥打針,有時有效,但好不了多長時間。復發(fā)后就更厲害,開始只是冬季厲害,后來一年中只有夏天不發(fā)作,其他三個季節(jié)都發(fā)作,人越來越?jīng)]精神了。去大醫(yī)院檢查,說是支氣管炎引起的哮喘。治療一段時間,還是有效果,但不到半個月就發(fā)作。一家人都煩死了。老人都不想治了。患者自己說,吃藥打針后很難受,于是就給噴藥,噴藥后會舒服一點,但只管用2小時。風一吹就感冒,總感覺自己在感冒中或者即將感冒。平時也沒什么胃口,吃點東西肚子就會脹,經(jīng)常拉稀,拉不干凈。到最近有時拉了自己都不知道。小便次數(shù)多,量少尿清,偶爾黃。睡眠還好,就是夜尿次數(shù)多,一般6次以上。平時心慌氣短胸悶。喜歡吐泡沫的唾沫。嘴里總是有很多口水。舌苔薄白水滑、舌質(zhì)暗、舌底靜脈明顯。脈細數(shù)、心脈浮細弱、肝脈沉細弦、腎脈沉細弱、肺脈浮細弱滑、脾脈沉細澀、命脈沉微。判斷是脾腎陽虛引起的水氣。當前怕冷,說明有外感,只能先治外感。開方3劑:麻黃、薏米、杏仁、炙甘草、焦三仙等。讓她外感好了以后來復診。
2018年8月10日,母女倆來復診。老人很開心,開口說,自己吃了一劑就覺得感冒好了,甚至覺得喘也好了一些,吃了3劑后,感覺好不少,人有些力氣了,甚至能感覺到一點餓了,吃飯也不像以前那樣脹。大便拉稀好多了,現(xiàn)在一天只有一次,開始有點成型了,怕冷好多了。小便次數(shù)少了,量多了。夜尿也少了,不過還有4次。舌苔依然薄白水滑,脈不浮,其他基本沒變。修改處方:茯苓、桂枝、白術、炙甘草、焦三仙等。讓她多吃幾劑。
2018年8月20日,她自己來復診,告訴我說,別人已經(jīng)看不出自己喘了,只是自己還能感覺到有點喘,不過比較輕微了。胃口改善很大,吃飯有味道,知道餓了,大便有時可以成行,不過粘馬桶。尿頻繼續(xù)改善,夜尿也少了一次,只有三次。人的精神改善很多,有力氣多了。現(xiàn)在基本不會吐唾沫了。舌面還是薄白苔,但水滑好多了。脈不數(shù),偏遲細,其他沒變化。調(diào)整處方:茯苓、白芍、生姜、白術、制附子、麻黃、杏仁等。
患者昨天來復診時已經(jīng)不再喘了,所有癥狀都大大改善。老人家很開心,要繼續(xù)開方調(diào)理。我給她開了附子理中丸。讓她吃一個月再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