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達8%左右。根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的估算,我國每年將有新發(fā)糖尿病患者101萬,至2025年,我國將有糖尿病患者5930萬。
200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在未來的10年內發(fā)生ED。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可發(fā)生在人體幾乎所有部位,例如糖尿病性腎臟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和糖尿病性心肌病等。而對于男性糖尿病患者來說,ED的發(fā)生也是這些微血管病變的一個結果。因此,ED成為早期男性糖尿病患者的特有指征之一。
既往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或高血壓男性的5年ED發(fā)病率高于無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及高血壓的男性,而且ED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2000年德國科隆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40~59歲時,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者ED發(fā)病率差異最為顯著(P<0.0001)。另一項研究表明,ED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個敏感臨床表現(xiàn),在ED男性中分別有13%和17%已患和新診斷為糖尿病。
以IIEF-EF評分為衡量標準,勃起功能輕度異常:22~25分;輕到中度異常:17~21分;中度異常:11~16分;嚴重異常:<11分。2003年一項研究表明,對糖尿病合并ED患者進行伐地那非治療12周后,伐地那非10mg組和20mg組相比安慰劑組IIEF-EF最后評分顯著增加(17.1分、19.0分對12.6分,P<0.0001)。在12周的治療過程中,每例患者的陰莖插入成功率(SEP2)在伐地那非10mg組為61%,20mg組為64%,而安慰劑組僅為36%(P<0.0001);每例患者的性交成功率(SEP3)在10mg組為49%,20mg組為54%,安慰劑組僅為23%(P<0.0001);通用評估問卷調查(GAQ)結果顯示,伐地那非20mg、10mg和安慰劑組勃起功能改善的患者比例分別為72%、57%和13%,兩個劑量治療組均顯著高于安慰劑組(P<0.0001)。該結果表明,伐地那非可提高糖尿病合并ED患者的陰莖插入成功率、性交成功率和性生活全面改善率。
既往的研究結果顯示,無論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高低,伐地那非均可緩解ED癥狀,說明伐地那非對勃起功能的改善與血糖控制情況無關。
伐地那非的安全性
6型磷酸二酯酶(PDE6)主要存在于視網膜中,如果對PDE6選擇性高則會傷害視網膜,尤其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危害更大。伐地那非是一種高選擇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對PDE6的選擇性低,因此安全性更好,也更適用于患有糖尿病的ED患者。伐地那非、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半效抑制劑量(IC50)別為0.7nM、6.6nM和9.4nM,說明伐地那非對PDE5的抑制效力最強,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也最小。
伐地那非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顏面潮紅、頭痛、鼻塞或鼻炎。此外有研究證實,伐地那非的心血管安全性良好,心肌梗死和心臟性死亡發(fā)生率分別為0.4%和0.05%,低于西地那非(0.8%和0.23%)和他達拉非(1.2%和0.3%)。
(實習編輯:劉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