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糖友都知道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同時也有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膳食纖維攝入的增加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研究者認為可能與膳食纖維可以增加人的飽腹感相關。
2月3日,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講席教授趙立平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增加膳食纖維改善腸道菌群可以減少新冠肺炎重癥風險。”
“做好隔離,防止被感染是最重要的。一旦被感染,盡量控制癥狀并使其減輕。”趙立平稱,增加“可發(fā)酵型”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對于一線醫(yī)護人員和需要預防的高危人群也有積極的保護作用。
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對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最終可以產生抗體而自愈。但有一部分病人會出現菌群失調,并發(fā)嚴重的肺部繼發(fā)感染和過度的免疫反應,搶救不及時會導致死亡。
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往往是呼吸道病毒疾病的易感人群,新冠病毒肺炎的感染發(fā)展成重癥的幾率更高,更需要注意通過飲食改善菌群。
為什么增加膳食纖維可減少新冠肺炎重癥風險?
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炎癥和發(fā)燒,會令呼吸道和腸道里潛伏的條件致病菌爆發(fā)性增長,部分病菌可能異位到臟器造成敗血癥等并發(fā)癥。管理好菌群有可能大幅度降低重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很多研究表明,用大量的可發(fā)酵型的膳食纖維對腸道菌群進行營養(yǎng)干預,對于緩解過度的免疫反應和減輕疾病的重癥化有一定的效果。
可發(fā)酵型膳食纖維本質是結構復雜的碳水化合物,作為優(yōu)質能源物質可促進有益菌叢生長,壓制病菌的增長,減輕有害的炎癥反應,特別是減輕肺部的過度的炎癥反應。
趙立平領導的團隊2018年在《科學》周刊發(fā)表的糖尿病的膳食干預臨床研究表明,通過使用阿卡波糖或者阿卡波糖配合含有高可發(fā)酵膳食纖維的食物來調整菌群,對壓低內毒素產生菌等有害菌、恢復和維持健康的菌群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減輕有害的過度免疫反應。
如何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趙立平提到,每頓飯有米飯或面條等做主食,每次用100毫克阿卡波糖(阿卡波糖是淀粉酶的抑制劑,可以減慢淀粉被人體消化成葡萄糖吸收的速度),溫水化開,與米飯或者面條混勻,使每一粒米或每一根面條都涂滿阿卡波糖。
如果吃饅頭、面包等面食,可以在和面的時候,把阿卡波糖溶化在水里揉進面團里。這樣吃下去,阿卡波糖可以很有效地阻止淀粉的分解,使后者成為膳食纖維。
通過一日三餐合理食用阿卡波糖配合米面主食,可以大幅度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壓低病菌,減少有害的過度免疫反應,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本身的癥狀,也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后重癥化的風險。
補充膳食纖維的方法
可把小麥、燕麥、薏仁的種子和紅豆等豆類的種子大概按照3:1混合,浸泡過夜,再蒸熟。蒸熟以后分成一小份一小份地凍在冰箱里,早晨可以拿出一份來煮一下再吃。這樣的食物膳食纖維很高,供細菌發(fā)酵利用,來保護人體。
在飲食中,要控制動物性食品的量。現在的多數中國人是營養(yǎng)過剩,而不是營養(yǎng)不良。
不要吃過多的蛋白質,蛋白質過多,不但起不到營養(yǎng)作用,反而促進有害菌生長,對于多數中國人來說是火上澆油。
膳食纖維的最佳食物來源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中國居民每天攝入量:25-35克。
最佳食物來源:大麥、玉米面、黃豆、紅豆、綠豆、菠菜、西葫蘆、芹菜葉、莧菜、紅薯等。
如何攝入最科學
1、日常飲食不宜過分精細,要粗細雜糧搭配。
2、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時,建議細嚼慢咽,可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量,延緩葡萄糖的釋放。
通過日常飲食補充是最佳的膳食纖維補充方式。但是通過日常飲食往往無法滿足推薦食量,比如:白菜的膳食纖維每百克只有1克,想要達到推薦量,我們至少要吃30公斤白菜。你還可以通過單獨使用菊粉、魔芋粉、膳食纖維補充劑等等來滿足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