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爹爹今年75歲,患糖尿病十好幾年了,一天注射四次胰島素治療,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短一長"治療方案。照常理血糖應該控制得很好才對,可是仔細詢問過他的兒子才知道(爹爹行動不便,每次都是兒子來開藥),情況并非如此。
張爹爹一天的胰島素注射總量有近90個單位,其中長效及三餐前的短效胰島素劑量分別各有20余單位,外加每餐一片阿卡波糖,可是血糖卻控制得一塌糊涂,空腹血糖11-12mmol/L,三餐后2小時血糖17-25mmol/L,家屬看到血糖居高不下,就摸索著逐漸增加胰島素劑量,可是不管怎樣增加胰島素的劑量血糖就是下不來,每天的胰島素治療費用卻是很大一筆開銷。
我作為醫(yī)生仔細分析之后, 決定長效胰島素劑量暫時不變,先大幅度降低三餐前胰島素用量,改為每餐前10個單位,這樣一天的胰島素總量就降低了30多個單位,囑咐家屬隔日查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小時血糖,并電話向我匯報。除空腹血糖沒多大變化外,三餐后血糖均明顯下降,中晚餐2小時后血糖10mmmol/L左右,基本達到了75歲老年患者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目標。
可是,早餐后2小時血糖卻仍然不理想還有17mmol/L,此時醫(yī)生進一步電話指導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為了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長效胰島素增加2個單位,早餐前短效胰島素增加4個單位,并增加早餐阿卡波糖一片,隔日查上述4次血糖,這次喜訊傳來了,4次血糖都在8-10mmol/L,基本達到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
在整個血糖調(diào)整過程中,張爹爹兒子有很多疑惑。首先,為什么醫(yī)生一次"敢"減那么大劑量的胰島素?這樣減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為什么增加胰島素劑量血糖不降,大幅度減低胰島素劑量血糖反而控制好了呢?
糖尿病患者一天胰島素的總量個體化差異極大,其中基礎(chǔ)胰島素(即張爹爹打的長效胰島素)和餐時胰島素(即三餐前注射的短效胰島素)需要量大致各占1/2,張爹爹長效胰島素打20多個單位,空腹血糖11-12mmol/L,比三餐后20多mmol/L的血糖好多了,而三餐前短效胰島素的總量有60多個單位,顯然劑量過大;為什么越是增加胰島素劑量血糖越高呢?
老年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引起植物神經(jīng)損害,造成對低血糖的反應性差,甚至沒反應,過大的胰島素劑量很容易出現(xiàn)不易察覺的低血糖,低血糖過后必定是反應性高血糖(即蘇木杰現(xiàn)象),過大劑量的胰島素使老年患者長期"泡"在低血糖里,而我們看到的都是低血糖過后的反應性高血糖,所以此時不僅不能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大幅度減少胰島素劑量,把老年患者從長期低血糖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