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志相勝法
中醫(yī)學五行學說中相克理論是情志相勝法的基礎,其規(guī)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情志配臟腑及五行屬性,悲屬肺金、怒屬肝木、思屬脾土、恐屬腎水、喜屬心火。因此,這五志之問亦存在著相克規(guī)律。利用這五行相克規(guī)律,即用一種情志去糾正相應所勝的情志,便可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這種情志過激引起的病變。
喜勝悲法,就是醫(yī)生或糖尿病家屬用種種方法使患者喜樂愉快,以制約其原有的以悲為主的情志障礙,及由此引起的軀體障礙。
悲勝怒法,就是醫(yī)生或糖尿病家人,用各種方法使患者悲哀,以制約其原有的以怒為主的情志障礙,及由此引起的軀體障礙,此法所用悲哀之法通常是一種不良情志活動,在使用時,注意不能制造無故悲哀,而且不能過分過度應用此法,應中病則止。
怒勝思法,就是醫(yī)生或糖尿病家屬用種種方法使患者發(fā)怒,以制約其原有的以思為主的情志障礙,及由此引起的軀體障礙。此法所用發(fā)怒之法通常是一種不良情志活動,在使用時,注意不能制造無故發(fā)怒,而且不能過分過度應用此法,并且要掌握“以怒勝之,以喜解之”的善后原則。此法對合并高血壓患者禁用。
思勝恐法,就是醫(yī)生或糖尿病家人,用各種方法使患者對有關事物進行思考、悲哀,以制約其原有的以恐為主的情志障礙及由此引起的軀體障礙,此法所用思考之法通常是一種正常情志活動,在使用時,注意通過思生理智,使患者在理念支配下主動排解對糖尿病的驚恐等不良情志,從而調整生理狀態(tài)。
恐勝喜法,就是醫(yī)生或糖尿病家人,用各種方法使患者驚恐,以制約其原有的以喜為主的情志障礙,及由此引起的軀體障礙,此法所用驚恐之法通常是一種正常情志活動,但過度則對人體心身影響多是有害的。在使用時,注意此法只能作為權宜之計,不可久用,應中病則止,并掌握“以恐勝之,以思解之”的善后原則。
2.移情別念法
移情別念法,是改變患者心理話動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點從病癥轉移于他處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心理學認為,人的注意力可分為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兩種。醫(yī)生可以調動患者的有意注意,也可利用突然的意外的刺激使患者產(chǎn)生無意注意,以此改變患者原來的注意中心。此法可用于糖尿病患者過分關注自己血糖或尿糖結果的病態(tài)行為,以致對疾病治療、康復產(chǎn)生障礙者;或過分注重身體某些部位,而產(chǎn)生的強化了的病態(tài)條件反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