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糖尿病并發(fā)癥,單
降糖是不行的,不降糖是萬萬不行的!本文告訴您16個控糖技巧,助你血糖早日達標!
1.通讀一本糖尿病書籍
糖尿病不僅是醫(yī)生的事情,更是
糖友自己的事情,對糖尿病了解越多,血糖才能控制的越好。建議通讀一本糖尿病書籍,每天學習一點糖尿病實用知識指導控糖實踐!
2.選一位固定的醫(yī)生看病
糖尿病是終生性疾病,因此需要終生與醫(yī)生打交道。選一位固定的醫(yī)生很重要,因為您和醫(yī)生越熟悉,溝通越順暢,醫(yī)生越了解您的病情,用藥也更有把握。如果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癥狀,醫(yī)生也會第一時間向您推薦合適的醫(yī)生。
請醫(yī)生根據(jù)您的病情,制定一個血糖檢查表,您按照這個時間表監(jiān)測,并記錄相應的飲食和運動情況,就診時請醫(yī)生指導。
4.制定適合你的血糖控制目標
糖尿病病友的血糖控制目標必須個體化,您在就診時需要向醫(yī)生詢問您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餐前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多少合適,這些指標的控制標準您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5.按醫(yī)囑用藥
您一定要清楚自己用的是什么藥,正確的服用方法,常見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按時服用,不多服,不漏服。
6.增加粗糧的攝入比例
把日常飲食中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精白米面,換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應低的食物,如燕麥、蕎麥、紅小豆、蕓豆等。
7.改變進餐順序
先吃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比如吃飯之前先吃一碗焯水的綠葉蔬菜,如焯水的菠菜,涼拌或少油烹調均可,然后再吃飯,吃一小口飯,同時搭配一大口其他菜肴,吃米飯或饅頭時,一定要搭配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魚、肉、蛋、奶、豆?jié){、豆制品均可。
8.改變烹調方式
不要太碎也不要太咸。水果要整著吃,不要榨汁喝。少放油,多放醋。油脂攝入過多會增加體重,且降低身體對
胰島素的敏感性。
9.飯后30分鐘別坐下
飯后30分鐘內您可以站立、散步或做點輕體力家務活,這樣不會影響消化,卻可以幫助控制餐后血糖。
10.每天運動不可少
每天保持30分鐘及以上的運動,包括
有氧運動和力量鍛煉。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為增強您的肌肉力量,增強身體手機預覽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需要做力量鍛煉。每天都要做身體的柔韌性練習,注意平衡功能的鍛煉。
11.不可久坐
久坐30分鐘后起身活動3-5分鐘,做做微運動,對控制血糖有好處。
12.學會自我放松
放松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松舒緩的音樂來松弛肌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
13.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
學會調節(jié)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即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從而克服患糖尿病后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tài),同樣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14.積極治療其他疾病
常見疾病如感冒、感染等問題,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盡管這種變化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種生理反應,但卻不利于您的血糖控制。因此,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您的胃口不好,吃的較少,仍然需要繼續(xù)用藥來控制血糖,有時甚至還需要增加藥物的用量。一定不要不把感冒當回事。
15.增加無糖液體的攝入
當血糖升高時,喝水除了可以沖淡血糖還可以避免食物的過多攝入,推薦白開水或茶水。存在心臟病或腎臟并發(fā)癥的患者則需要適當限制液體的攝入,具體細節(jié)應該去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
16.每年一定要做一次并發(fā)癥相關檢查
健康人群每年都要體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干預。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每年做一個全面體檢,包括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相關檢查,出現(xiàn)問題,及早治療,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