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春季健康“養(yǎng)”出來!怎么養(yǎng)生看這里!
摘要: 春季是一年的開始,是一切希望的開始,但不要讓這希望之季成為你的噩夢,糖尿病患者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入手,做好每一項糖尿病的保健工作。
春季是一年的開始,是一切希望的開始,但不要讓這希望之季成為你的噩夢,糖尿病患者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入手,做好每一項糖尿病的保健工作。中醫(yī)認為:“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就是強調無論養(yǎng)生還是治病都要順從四時陰陽節(jié)氣的變化,象糖尿病這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更須注意遵從自然規(guī)律調理,自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中醫(yī)認為,從立春至立夏前一天為春三月,春三月是生發(fā)的季節(jié),天氣由寒轉暖,東風解凍,春陽上升,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發(fā)育,棄故從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jīng)也”。春天乍暖還寒、變化莫測的氣候,以及飲食上的獨特要求,有可能使糖尿病人的真氣運行障礙,氣化功能失常,從而導致血糖的波動。所以,糖友春季養(yǎng)生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都必須順應春天陽氣升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生”字,又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心境恬淡平血糖
春季養(yǎng)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生”字。中醫(yī)五行學說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肝喜調達,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故在春季精神養(yǎng)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尤其是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材比較瘦的偏于木型體質的糖尿病患者,急躁的情緒極易影響血糖、血壓的波動,更應該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淡的好心態(tài),輔助血糖和血壓控制穩(wěn)定。
二、“春捂秋凍”防流感
“春捂秋凍”是中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冬末春初,乍暖還寒,氣候變化多,常常上午還是艷陽高照,下午便有冷空氣來襲,大幅降溫,此時如果衣著不當,特別容易著涼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也是在冬、春季高發(fā)。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普遍較弱,首當其沖地成了感冒的高發(fā)人群,而任何感染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不利的,因為感染會造成血糖控制難度加大,病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氣虛型體質的糖尿病人,應嚴格遵循“春捂”原則,注意保暖,當天氣變化時,要及時增減衣服。部分抵抗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必要時可考慮接種流感疫苗。
三、運動合理強身體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適度的運動是一味良好的“
降糖藥”。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夜臥早起,免冠披發(fā),松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讓機體吐故納新,克服倦懶思眠狀態(tài),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
四、少酸多甘調飲食
春季,人體陽氣開始升發(fā),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起來,多用辛甘食物以助陽氣,利于代謝。又因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xiàn)脾胃虛弱病癥,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yǎng),宜選甘溫之品,忌辛辣。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所以糖尿病人在春季宜多食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鮮蔬菜、水果等,以養(yǎng)肝護脾。在挑選蔬菜時我們可以選用韭菜、胡蘿卜、山藥、洋蔥、苦瓜、萵苣、黑木耳等這些具有輔助降血糖、降血壓作用的食物烹飪調配。
五、勤洗勤換護足部
春季天氣漸暖,平時腳汗較多的人容易患足癬。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變和神經(jīng)病變,足部皮膚的小破損或癬病均可能發(fā)展為經(jīng)久不愈的慢性潰瘍,甚至發(fā)展為壞疽導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春天應當穿著寬松的棉襪和棉布鞋,并每天檢查足部,天天換洗襪子。如發(fā)現(xiàn)有皮膚小破損,千萬不要自行處理,應盡早去醫(yī)院就診,以免小病釀大禍。
六、要防病保健
初春,由寒轉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因而風溫、春溫、溫毒、溫疫等,即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猩紅熱等傳染病多有發(fā)生、流行。預防措施有:一是講衛(wèi)生,除害蟲,消滅傳染源。二是多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三是加強保健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在春天亦不可忽略了藥物保健,一些古代中醫(yī)養(yǎng)生家就提出了在這個季節(jié)還應服用一些
中藥,以調整機體功能,預防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偏低,要吃點能增強身體抵抗力的補藥,以防止外感熱病的發(fā)生。例如
玉屏風散等。也可以將蒼術、桂枝等中藥制成香囊隨身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