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認為得糖尿病是命運的不公,得上就廢了?8-9
摘要:些糖友對于飲食、運動的控制過于刻板,把"改變”,變成了”折磨”。其實這是心態(tài)的問題,此時需要糖友平靜對待,尋找耐心,慢慢調整,逐漸跳轉到符合糖尿病治療的行為模式上來,使自己的行為發(fā)生積極的改變。
第10章“糖尿病心理治療誤區(qū)”之8-9
8.得了糖尿病太痛苦,是命運對我不公平
幾乎所有的
糖友都要經歷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在糖尿病發(fā)病初期,一貫的行為模式與新的生活方式發(fā)生沖突,自然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任何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是一兩天的事,改變需要時間,糖尿病人的生活習慣之所以很難實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改變給患者帶來麻煩與痛苦的體驗。也有些糖友對于飲食、運動的控制過于刻板,把"改變”,變成了”折磨”。其實這是心態(tài)的問題,此時需要糖友平靜對待,尋找耐心,慢慢調整,逐漸跳轉到符合糖尿病治療的行為模式上來,使自己的行為發(fā)生積極的改變。
9.得了糖尿病就成了一個廢人?
軀體的病變會帶來行為的改變,同時也會讓大家的認知發(fā)生變化,尤其是糖尿病帶來的挫折感,往往會引發(fā)自我評價的降低,對于一些性格要強、患病前各方面都應對自如、小有成就的人更是如此。他們不適應自己處于被照顧的位置,測血糖、
吃藥、打
胰島素,頻繁的出入醫(yī)院被他們視為脆弱的表現,也害怕自己的病會對家庭和事業(yè)造成影響,這是一種不良認知的表現,以偏概全。只有糖友對疾病的認識和對自我的認識和諧統(tǒng)一時,才能心平氣和,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