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暫停治療對糖尿病影響仍存爭議
摘要:兩項研究表明,CPAP治療是否可以改善血糖仍存在爭議。這兩項研究均于最近發(fā)表在《美國呼吸道與危重病雜志》上。
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OSA)對同時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否有益?兩項研究表明,CPAP治療是否可以改善血糖仍存在爭議。這兩項研究均于最近發(fā)表在《美國呼吸道與危重病雜志》上。
研究之一為馬德里的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開放標簽、平行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對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和2型糖尿病不能完全控制的患者,持續(xù)正壓通氣6個月后血糖和
胰島素抵抗均有所改善。
但是在第二項研究中,來自墨爾本的研究人員JonathanEShaw和同事發(fā)現(xiàn),對于2型糖尿病控制相對較好患者,CPAP對血糖并無有益影響,盡管舒張壓、日間嗜睡度及生活質量有所改善。(AmJRespirCritCareMed2016Feb29)
CPAP改善血糖
在馬德里的研究人員開展的非盲、平行隨機對照試驗中,研究人員將50名患有2型糖尿病和OSA的參與者隨機分配至CPAP組(n=26)和非CPAP組(對照組,n=24),試驗共進行6個月,參與者平時服用的糖尿病
藥物保持不變。
6個月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CPAP組相比于對照組HbA1c水平明顯下降。與對照組相比,CPAP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性指標(非胰島素應用人群)和血清白介素(IL)-1β、IL-6及脂聯(lián)素水平均明顯改善。平均夜間氧飽和度和基線IL-1β與CPAP治療患者HbA1c的變化獨立相關。
CPAP不改善血糖
在墨爾本研究人員開展的開放標簽、6個月、隨機、平行組試驗中,研究人員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CPAP治療獲益情況進行了探究。
參與者按1:1被隨機分配至常規(guī)護理組或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CPAP治療組。3個月時,每晚平均CPAP治療為4.3小時;6個月時,每晚平均CPAP治療為4.9小時。在3個月和6個月時,113名參與者堅持CPAP治療的比例分別為45.8%和61.3%。
常規(guī)護理組,隨訪期間身體質量指數(shù)(
BMI)下降。
在第3個月和第6個月時,兩組HbA1c變化無差異。事后分析顯示,當分析局限于基線HbA1c在7.5%以上或睡眠呼吸暫停為中度到重度人群時(每小時≥20次),堅持CPAP治療組(每晚需要設備至少4h)和并未堅持CPAP治療組亦無差異。
但是,相較于常規(guī)治療組,6個月后CPAP治療組舒張壓明顯下降(3.5mmHgvs1.5mmHg,P=0.07),與堅持CPAP治療人群仍有顯著差異(–4.4mmHgvs–1.6mmHg,P=0.02)。收縮壓并未發(fā)現(xiàn)顯著變化。
相較于常規(guī)治療組,6個月后CPAP治療組日間嗜睡度顯著改善(P<0.0001)?;祀s因素校正后,BMI無差異。
哪一項研究正確?
墨爾本的研究人員Shaw博士指出,其研究為大樣本(298vs50)、多中心研究。Shaw博士表示,與對照組相比,其他研究的CPAP組男性更多(70%vs30%)、糖尿病病史更短(4.5vs7年)、平均AHI更高(35vs28)。
此外,西班牙研究中42%的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而這類人群在此研究中排除。
博士補充道,每晚利用CPAP治療4h為堅持足夠CPAP治療的標準定義,但最近的數(shù)據(jù)表明為獲得代謝獲益,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盡管目前的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HbA1c降低,若堅持更長時間的治療可能有一定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