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冬日里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簡直不要太愜意!然而,許多糖友認(rèn)為粥升血糖速度快,是“白色毒藥”,不能喝!那粥里到底有什么毒藥?糖尿病人能不能喝粥呢?
一般而言,加工越精細(xì)的食物,越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其血糖指數(shù)就越高。而用精致大米熬成的白米粥,除了淀粉以外幾乎不含其它營養(yǎng)素,而且比米飯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喝粥后,血糖非常容易飆升。所以說喝粥如喝糖水,其實并不夸張。
那糖尿病人就不能喝粥了嗎?當(dāng)然不是,在血糖控制較好的情況下是可以喝粥的,但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們,就不要喝粥了。
有沒有什么辦法能降低喝粥的升糖速度呢?
1.喝雜糧粥
不要喝單純的白米粥,可以用雜糧和大米搭配一起做粥喝,如黑米、紫米、糙米;紅豆、綠豆、黑豆、扁豆、蕓豆;花生、芝麻、蓮子、百合等。這些都是未經(jīng)加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升糖指數(shù)相對較低。煮粥時可先將雜糧泡一泡,這樣做不至于造成煮的時間太長,能降低粥的升糖指數(shù)。
2.干稀搭配
糖友們注意不要一頓飯只喝粥,這樣不僅升糖快,而且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喝粥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蔬菜、蛋白質(zhì)類,同時細(xì)嚼慢咽,小口小口喝,這樣不僅可以增加飽腹感,避免攝入過量,同時也有助于延緩粥在胃腸道的吸收時間,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
3.粥放涼喝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xí)慣喝熱乎乎的粥,粥在煮熟后淀粉的糊化程度很高,所以升糖指數(shù)也很高。而粥放涼之后淀粉會出現(xiàn)抗性,升糖就不會那么快。當(dāng)然,腸胃功能不好的糖友們還是不要喝涼粥了。
注意事項
1.煮粥時不宜摻雜糯米、黏小米這類高粘性又不利于消化的食材,與大米搭配無異于雪上加霜;同時也要避免加棗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
2.煮粥時間不宜過長、不宜煮的太糊,保證米粒完整的稀飯狀態(tài)是最好的。
3.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好的糖友不宜吃雜糧粥,宜以清淡、易消化的蛋白質(zhì)和蔬菜為主,搭配不過于干硬的米飯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