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又名苦骨、牛人參、野槐根,記載于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位列中品,是中國使用歷史最悠久的中藥之一。味苦,性寒,歸心、腎、肝、脾、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兼通利小便。主治濕熱痢疾、便血、黃疸、小便不利、帶下、陰癢、疥癬、麻風、濕毒瘡瘍、皮膚瘙癢等癥。本品大苦大寒,久服容易損傷脾胃,因此脾胃虛寒者忌服。根據(jù)中藥配伍“十八反”的說法,苦參反藜蘆,也就是說這兩味藥一般禁止在一起使用?,F(xiàn)代中藥藥理研究認為,苦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等多種生物堿和苦參醇、苦參酮、苦參素、刺芒柄花素等多種黃酮類??鄥⒌捏w外抑菌作用經試驗發(fā)現(xiàn),苦參對多種細菌的生長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味道苦過黃連
俗話常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黃連非???。但是苦參比黃連還要苦寒很多倍,因此苦參在名字中就直接點明了“苦”字。苦參之苦,連蟲也受不了,因此在早些年,有人將苦參片投入蚊蠅蛆蟻非常多的茅廁,用來驅蟲、殺蟲,效果也不錯??鄥㈦m苦,但療效很好,名字中的“參”字也說明了這一點。由于性味苦寒,因此內服一般入丸散,或米飲送服,或開水沖服,或在湯藥中攪入雞蛋黃,以防苦寒傷胃。外用至明清以后逐漸增多,主要是單用或配合其他藥物煎湯外洗,或者熏洗。
內服可以治療濕熱性疾病
由于苦參為純陰之品,沉降下行,因此常用于治療下焦(指身體下部)濕熱較盛的疾病,如濕熱痢疾、黃疸、熱淋、赤白帶下等癥,如《仁存堂經驗方》,用苦參一味為丸治療血痢;配木香、甘草為丸,治療熱痢;配地黃,以蜂蜜為丸服,可治痔漏出血、腸風下血、酒毒下血。在治療黃疸時,可以和牛膽汁配合使用,可使黃疸消退較快;和當歸貝母等藥配合使用,可治療妊娠小便不利,也可用于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
根據(jù)中醫(yī)相生相克理論,由于糖是甜味的,苦味可以制約甜味,同時苦能燥濕,因此對糖尿病尤其是濕熱盛的2型糖尿病患者,醫(yī)生在臨床組方上常常會加入適量苦參。另外,也常辨證應用到心律不齊、腫瘤和哮喘的治療。
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次提到,久用苦參擦牙治療牙痛,藥氣進入人體,使人腰部沉重,有傷腎之弊。因此后代醫(yī)家多認為苦參不可長期服用。
對各種頑固性瘙癢有效
苦參的外用效果較好,常用于治療瘙癢性皮膚疾患,如皮膚瘙癢、膿皰瘡、疥瘡、濕疹和麻風病等,以及婦女陰道炎、滴蟲病、陰癢,帶下色黃氣臭者等。中醫(yī)經典《金匱要略》記載苦參湯,即是單用苦參煎湯熏洗,治狐惑病(相當于白塞氏綜合征,是一種疑難雜癥)前陰蝕。
糖尿病女性患者常常伴發(fā)念珠茵性陰道炎,也就是霉菌性陰道炎,外陰瘙癢、發(fā)紅、灼痛,重則坐臥不寧,痛苦異常,同時白帶增多。這種病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對這種患者,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外,還可以用苦參煎湯外洗外陰部,解除局部癥狀。
另外,有一類淤滯性皮炎的患者總是小腿下部瘙癢,尤其是小腿內側,同時發(fā)生紅斑、水皰、糜爛或滲出,有較明顯的色素沉著,進一步發(fā)展即為小腿慢性潰瘍。這種病又被稱為靜脈曲張性濕疹,顧名思義,這是由于靜脈曲張,靜脈淤滯,局部組織營養(yǎng)不良而導致的皮炎,多見于中老年人,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這種皮炎瘙癢程度不同,有些即使用上激素也很難緩解。這時可以考慮用苦參煎湯后外洗,或者選用含苦參的外用止癢制劑,可以使瘙癢癥狀得到緩解。另外,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汗皰疹(也是一種難治性皮膚濕疹)和男性陰襄濕疹。
自制洗劑洗一洗
由于在婦科和皮科疾病的治療上有很好的效果,苦參成為市場上銷售的外用止癢殺菌產品如婦科洗液和泡足片的主要成分。其實,苦參本身價格很便宜,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己在家嘗試著用苦參煎湯的水泡一泡、洗一洗,每次取20~30克苦參煎湯,熏洗坐浴15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瘙癢癥狀嚴重時可酌情增加次數(shù)。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需要特別注意水溫,和體溫接近即可,千萬不要被燙傷了。有極少數(shù)患者對復方苦參洗液、苦參栓等制劑過敏,一般來說及時停用即可,嚴重者建議去醫(yī)院就診。
苦參作為內服用藥則需要經過??漆t(yī)生處方,患者不能自行服用,以免發(fā)生危險。在外用時,常和黃柏、蛇床子、地膚子等中藥搭配使用,這里再介紹幾個驗方,供大家參考使用:
(實習編輯:謝運勝)
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主要用于過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癢癥、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濕疹等。 風油精(白云山):消炎、鎮(zhèn)痛,清涼、止癢,驅風。用于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以及由關節(jié)痛、牙痛、腹部脹痛和蚊蟲叮咬、暈車等引起的不適。 清涼油(龍虎):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用于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
健客價: ¥75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用于改善婦女帶下過多,外陰瘙癢等癥狀。
健客價: ¥22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用于改善婦女帶下過多,外陰瘙癢等癥狀。
健客價: ¥13.8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健客價: ¥36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用于改善婦女帶下過多,外陰瘙癢等癥狀。
健客價: ¥12養(yǎng)血祛風,燥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蕁麻疹。
健客價: ¥19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34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16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15.5消風止癢、潤燥生津。用于急性蕁麻疹風熱型,癥見風團色紅、灼熱、瘙癢、遇熱加重,或皮膚劃痕陽性,舌紅,苔薄白或白膩,黃膩等。
健客價: ¥38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用于急性、亞急性濕疹證屬濕熱或濕阻型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20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用于急性、亞急性濕疹證屬濕熱或濕阻型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28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39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外陰瘙癢;外陰炎見以上癥狀者。
健客價: ¥68清熱燥濕,解毒祛風止癢。用于濕熱風毒瘀阻所致的外陰瘙癢病,癥見局部皮膚干燥,肥厚,瘙癢難忍者。
健客價: ¥28消風清熱,除濕止癢。主治丘疹樣蕁麻疹,也用于濕疹、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24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適用于濕熱內蘊所引起的丘疹性蕁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膚瘙癢癥狀。
健客價: ¥38苗醫(yī):怡象任早,墟瘕任者,滇劫擋祛卡,任哈賒嘎;雪皮風癥。 中醫(yī):養(yǎng)血滋陰,祛風止癢,潤腸通便。用于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痤瘡,便秘。
健客價: ¥40苗醫(yī):造內檔祛卡,怡象汗吳靳,照夫者:寫嘎發(fā),雪皮風癥。 中醫(yī):清熱燥濕,養(yǎng)血止癢。用于血熱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癥。
健客價: ¥45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止癢。用于兒童風熱型或濕熱型丘疹性蕁麻疹。癥狀可見膿皰瘡、風團、水皰、瘙癢等。療程3至6天。
健客價: ¥45苗醫(yī):怡象任早,墟瘕任者,滇劫擋祛卡,任哈賒嘎;雪皮風癥。 中醫(yī):養(yǎng)血滋陰,祛風止癢,潤腸通便。用于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痤瘡,便秘。
健客價: ¥25養(yǎng)血活血,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于風熱外襲所致過敏性鼻炎出現(xiàn)的鼻炎,鼻塞,噴嚏及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出現(xiàn)的皮膚瘙癢等癥狀的緩解。
健客價: ¥22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用于急性、亞急性濕疹證屬濕熱或濕阻型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8活血柔皮,除濕止癢。用于灼傷或手術后的增殖性疤痕等。
健客價: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