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干燥治療皮膚瘙癢的偏方哪個好?皮膚瘙癢在生活中極為常見,是一種神經性皮膚病,所以要及時進行治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皮膚瘙癢的五種治療小秘方。
1.外洗方何首烏30克,艾葉38克,地膚子10克,浮萍10克,白芷10克,石楠葉10克,黃芩10克,松節(jié)10克,獨活10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甘草10克,芒硝10克,薄荷5克。將上藥放入搪瓷盆內,加入半盆水,煮沸約30分鐘即可。待藥液溫度適宜時,以毛巾蘸藥液擦癢處,每服藥可用3~4次。
2.敷臍方紅花、桃仁、杏仁、生梔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每用藥末10克,以蜂蜜調膏敷臍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5天為一療程。一般用2~3療程即可獲愈。
3.拔罐方選吸力大的火罐,在神闕穴每次拔罐5分鐘左右,每天拔1~2次。神闕穴為后天之氣舍,在該處拔罐,可行氣活血,血行則風自滅,瘙癢止。
4.湯藥方生地黃、當歸、赤芍、金銀花、大青葉、白鮮皮、地膚子各12克,白術、野菊花、防風、甘草各10克、黃芪、白蒺藜、丹參各20克,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連服3~6劑即可獲愈。
5.食療方豬血200克,豬板油100克,帶衣花生仁100克,飴糖少許。上品加水煮熟,早晚兩次分服。每兩天一劑,3劑為一療程。
春季皮膚瘙癢如何飲食調理最靠譜?下面為大家介紹皮膚瘙癢的五大食療方法。
1、排骨湯——解毒潤燥專家表示,豬肉富含維生素A,具有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適合干燥多風的天氣食用。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也認為,豬肉能滋養(yǎng)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吃豬肉潤燥的最佳烹調方式是熬排骨湯,加入可以解油除膩的蘿卜或者海帶,能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2、魚腥草紅棗茶——清熱養(yǎng)血養(yǎng)生專家介紹,魚腥草清熱解毒,紅棗養(yǎng)血,慢慢地就能提高紅細胞的品質,從而改善過敏體質,調養(yǎng)皮膚。魚腥草(干品)75克、紅棗15粒,水3000毫升。但是紅棗因為大小有不同,并且還要結合個人體質來調整用量,比如體質有點熱的人,紅棗就少加一些。魚腥草和紅棗洗凈后用砂鍋煮開,轉小火繼續(xù)煮20分鐘,每天當茶喝即可。
3、胡蘿卜——美膚補水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它可以在小腸內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能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因此又被稱為“美容維生素”。飲食中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皮膚干燥、角質代謝失常,易松弛老化。
4、蜂蜜——抗敏潤肺專家表示,在干燥多風的春季,人體內的水分喪失較多,每天早晚各飲用一杯蜂蜜,可補充水分,潤腸通便,又可增加營養(yǎng),預防感冒,清除體內毒素。春天是過敏高發(fā)的季節(jié),美國免疫學專家研究發(fā)現,患有過敏癥的人,如果平時能夠堅持每天喝一勺蜂蜜,連續(xù)服用兩年,可以讓你遠離氣喘、瘙癢、咳嗽及干眼等季節(jié)性過敏癥狀。
5、茯苓奶——健脾寧心專家指出,茯苓奶可以健脾寧心、延緩衰老,對付春季皮膚出現的色斑、小痘痘等有不錯的效果,幫助緩解春季出現煩躁的情緒。具體做法:準備茯苓粉10克,牛奶200毫升,白糖適量。將茯苓粉用涼開水化開,再將煮沸的牛奶沖入,每日1次,早晨空腹食用。
溫馨提示:預防皮膚瘙癢癥,要穿著柔軟的內衣且要勤換,洗澡時不要用堿性太大的肥皂和太熱的水,少吃辛辣食物并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減輕對皮膚的刺激。如還有相關問題請咨詢皮膚病專家。
(實習編輯:劉睿昌)
用于治療疥瘡及皮膚瘙癢。
健客價: ¥7.6祛風活血,除濕止癢的功效,膚癢顆粒用于皮膚瘙癢病,蕁麻疹。
健客價: ¥12祛除痱子。用于蚊子、跳蚤、虱子、臭蟲、螞蟻以及其它微小昆蟲的叮咬引起的各種皮膚瘙癢。
健客價: ¥8.9驅風藥,用于風濕骨痛,跌打扭傷,外感頭痛,皮膚瘙癢等。
健客價: ¥12祛風活血,除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病,蕁麻疹。
健客價: ¥20用于急性瘙癢病,如濕疹和痱子。
健客價: ¥11.5養(yǎng)陰潤燥,愈裂斂瘡。用于陰津不足,肌膚失養(yǎng)所致的手足皸裂,皮膚瘙癢,皮膚干燥癥。
健客價: ¥38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
健客價: ¥16.5苗醫(yī):怡象任早,墟瘕任者,滇劫擋祛卡,任哈賒嘎;雪皮風癥。 中醫(yī):養(yǎng)血滋陰,祛風止癢,潤腸通便。用于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痤瘡,便秘。
健客價: ¥40用于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健客價: ¥5用于各種濕疹,皮炎,皮膚瘙癢,蚊臭蟲叮咬紅腫等各種皮膚疾患,對過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健客價: ¥13用于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等的對癥治療。
健客價: ¥72用于皮膚瘙癢、濕疹、手足癬、體股癬、花斑癬、牛皮癬、龜頭炎、鵝掌風、皮炎(過敏性、異位性、神經性、脂溢性皮炎)尿布濕疹、痤瘡、白色糠疹和蚊蟲盯咬引起的皮膚瘙癢。
健客價: ¥19.8藏醫(yī):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痛風、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熱性“岡巴”、“黃水”病變引起的關節(jié)腫痛、扭挫傷腫痛、皮膚瘙癢、濕疹。 中醫(y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痛風、急慢性扭挫傷、肩周炎引起的關節(jié)、肌肉腫脹疼痛及皮膚瘙癢、濕疹。
健客價: ¥21藏醫(yī):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痛風、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熱性“岡巴”、“黃水”病變引起的關節(jié)腫痛、扭挫傷腫痛、皮膚瘙癢、濕疹。 中醫(y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痛風、急慢性扭挫傷、肩周炎引起的關節(jié)、肌肉腫脹疼痛及皮膚瘙癢、濕疹。
健客價: ¥19清熱燥濕,活血祛風,止癢消炎。用于濕熱蘊結或血熱風燥引起的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濕疹、足癬及銀屑病等瘙癢性皮膚病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清涼,止痛,驅風,止癢。用于蚊蟲叮咬及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暈車不適。
健客價: ¥5養(yǎng)血祛風,燥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蕁麻疹。
健客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