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康州紐黑文的耶魯大學醫(yī)學院的MarioSznol醫(yī)生,在2014ASCO年會中介紹了進行中的黑色素瘤I期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所試驗的兩種免疫檢查點阻滯劑聯合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取得了1年期總生存率85%、2年期總生存率79%的令人矚目結果。
53例受試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達到40個月,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結果。而現有最新型的靶向治療方案中療效最佳者中位總生存期約為24個月。該結果所蘊含的意義超越了生存期數字的增加,腫瘤學家們?yōu)榇烁械秸駣^。
未參與該研究的波士頓麻省總院癌癥中心RyanSullivan醫(yī)師稱克服黑色素瘤的未來之路是聯合治療。他告訴Medscape醫(yī)學新聞,他們已開始將BRAF靶向的聯合治療用于轉移性黑色素瘤,即FDA在今年初所批準的MEK抑制劑曲美替尼(Mekinist,GSK)和BRAF抑制劑達拉非尼(Tafinlar,GSK)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Sullivan醫(yī)師指出,該研究顯示了臨床治療應朝著免疫療法的方向邁步。但哪種免疫聯合治療最為有效仍有待觀察,因為除Merck的MK-3475為代表的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為靶點的藥物外,其他試驗性藥物聯合治療有早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的有效性數據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而新聞發(fā)布會的主持人,來自南加大Keck醫(yī)學院的專家,PatrickO'Day醫(yī)生則對此持謹慎態(tài)度。他認為這只是小規(guī)模人群的數據,并且聯合治療的總緩解率與針對PD-1的單藥治療相比較并未呈現明顯差異,但聯合治療產生的毒性卻大于任一種單藥。
這項53例受試者的I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受試者均患有不能手術的III或IV期(轉移性)黑色素瘤,且此前經過少于3種的方法治療。在試驗中,聯合用藥為每3周1次,共4次(12周),接著以nivolumab治療每3周1次,共4次。從第24周起每3個月聯合用藥1次。
在去年的ASCO年會報告中,Sznol醫(yī)生說伊匹單抗和nivolumab聯合治療獲得40%的客觀緩解率。而在最高劑量的聯合用藥組中的這一指標達到53%。經過一年的隨訪期后,Sznol醫(yī)生在今年帶來了最新的緩解率和生存期數據。
獲確認的完全緩解率現今為17%(9/53例),高于去年的10%(5/52例)。為說明部分緩解率的數字可觀,Sznol醫(yī)生透露,有42%患者(22/53例)的腫瘤縮小了80%以上,這接近完全緩解。
目前的問題是約有半數的黑色素瘤患者為BRAF基因突變型,他們對免疫治療可能沒有反應。然而藥物在BRAF突變型和野生型的患者中產生的活性相似,同樣,藥物在各種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狀態(tài)中的活性相似。此外,在按照II/III期給藥方案治療的41例患者群體中,總緩解率為43%,這證實了聯合治療的活性。
聯合免疫治療的缺點是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增加。但Sznol博士強調,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不良事件是可控和可逆的。試驗中1例藥物相關死亡與結腸炎和多器官衰竭有關。總體而言,目前未出現新的安全警示,表明這些早期臨床試驗患者中沒有出現新的不良事件。
(實習編輯:梁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