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fā)低危腺瘤并不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一項納入3000多例患者的回顧性分析顯示,對于初次結腸鏡檢查檢出多個低危腺瘤的患者,以后發(fā)生晚期腫瘤形成的可能性未增加[1]。具體為:與具有1或2個低危腺瘤的患者相比,具有3或4個非晚期腺瘤(甚至可能是5個或更多)的患者發(fā)生晚期腫瘤形成的風險沒有增加;僅是初次結腸鏡檢查檢出的具有晚期病理學特征或直徑≥10mm的腺瘤患者,在隨訪結腸鏡檢查時被發(fā)現(xiàn)晚期腫瘤形成(包括結腸癌)風險增加。
該結果近日在2019年美國胃腸病學會(ACG)年會(圖1)上公布。
圖12019年美國胃腸病學會(ACG)年會于10月25-30日在圣安東尼奧召開
主要研究者、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arolRouphael表示,該結果對多發(fā)性非晚期腺瘤患者的結腸鏡檢查篩查時間間隔有重要意義。
Rouphael指出,在高質(zhì)量結腸鏡檢查時代,與低危腺瘤患者相比,具有3個或更多非晚期腺瘤的患者發(fā)生異時性晚期腫瘤形成(MAN)的風險沒有增加。結果提示,對于具有3個或以上非晚期腺瘤的患者,其結腸鏡檢查間隔應與低危腺瘤患者相似。
Rouphael還指出,美國結直腸癌多學會工作組(MSTF)的篩查建議納入按MAN的高低風險分層的篩查方法。其中,低危定義為1或2個腺瘤或管狀腺瘤(直徑<10mm),高危定義為≥3個腺瘤、≥1個具絨毛特征或高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直徑≥10mm的腺瘤。對于低?;颊?,其進展為晚期腺瘤的風險為6.9%,進展為結直腸癌的風險為0.5%,推薦結腸鏡篩查間隔為5~10年。對于高危患者,其進展為晚期腺瘤和結直腸癌癌的風險分別為15.5%和0.8%,建議篩查間隔為3年。
Rouphael表示,在高質(zhì)量結腸鏡檢查時代,盡管可能會檢測出許多小腺瘤,但是對于具有3個或更多非晚期腺瘤的患者是否處于發(fā)生MAN的高風險之中尚不清楚。
研究細節(jié)
為對息肉特征與MAN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現(xiàn)狀分析,Rouphael等搜索了結腸鏡檢查登記數(shù)據(jù),并識別出3377例于2006年或更晚時間接受初次結腸鏡檢查的患者。
基線結腸鏡檢查數(shù)據(jù)顯示,376例患者患高危腺瘤,包括89例具有高度不典型增生或絨毛特征、192例腺瘤直徑≥10mm且無晚期病理學特征、95例具有≥3個非晚期腺瘤的患者(82例有3或4個腺瘤,13例有5個或更多腺瘤);2,246例無腺瘤,755例為低危腺瘤。
分析發(fā)現(xiàn),從初次結腸鏡檢查到隨訪結腸鏡檢查的中位間隔為59.9個月,范圍從41.6個月(高危腺瘤患者)到60.7個月(無腺瘤患者)不等。
對于基線無腺瘤患者,隨訪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MAN的風險為3.8%;對于低危腺瘤患者,該風險為4.6%;對于高危腺瘤患者,該風險為9.3%。
隨訪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MAN的風險還與其他基線腺瘤特征相關,包括:
≥3個非晚期腺瘤:6.3%
3~4個非晚期腺瘤:6.1%
≥5個非晚期腺瘤:7.7%
腺瘤直徑≥10mm且無晚期病理學特征:8.3%
晚期病理學特征:14.6%
≥85歲結腸癌患者術后短期預后良好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被診斷出患結腸癌,同時也引起了醫(yī)學界的日益關注。那么,對于這一體能狀況相對較差的“弱勢”人群是否應建議手術治療,仍值得商榷。
一項初步研究顯示,絕大多數(shù)85歲以上的Ⅱ期或Ⅲ期結腸癌患者,在接受結腸切除術后短期內(nèi)仍生存[2]。該結果近日在2019年美國外科醫(yī)師學會(ACS)臨床大會上公布。
主要研究者、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yī)學中心RomaKaur指出,根據(jù)美國CDC數(shù)據(jù),85歲及以上成人的結腸癌發(fā)病率最高;根據(jù)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shù)據(jù),其也是老年人口中增長最快的部分。鑒于該人群的結腸癌負擔較嚴重,非常希望能找出與患者生存相關的因素。
研究細節(jié)
Kaur等使用紐約州癌癥登記處和州范圍計劃研究與合作系統(tǒng),分析了3779例年齡≥85歲且于2004年至2012年間接受了結腸切除術的Ⅱ期或Ⅲ期結腸癌患者的數(shù)據(jù),觀察了其短期預后(30天和90天)。
研究者從手術時間開始評估所有患者的生存率。結果發(fā)現(xiàn),30天后,89%的患者生存;90天后,仍有83%的患者生存。與較差生存相關的因素包括:意外入院時進行手術、開放手術以及術前并發(fā)癥[例如穿孔、出血和嚴重感染(稱為敗血癥)]。
研究還發(fā)現(xiàn),患者出院后轉到專業(yè)護理機構、由結腸癌切除手術量高的外科醫(yī)生進行手術——這兩個因素與改善生存相關。
Kaur指出,術后,醫(yī)生需綜合考慮可供患者使用的全部資源,包括物理和職業(yè)治療需求、護理需求的資源,并評估患者出院轉到其他醫(yī)療機構是否可從中受益。在該研究中,約有42%患者術后轉到專業(yè)的護理機構,其30天死亡率降低了89%,90天死亡率降低了58%;由經(jīng)驗豐富的外科醫(yī)生(每年進行大量結腸切除手術)進行手術,患者短期內(nèi)死亡率降低近59%。
此外,雖然結腸鏡檢查被認為是預防結腸癌死亡的金標準,但針對老年人的篩查建議仍存爭議。根據(jù)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的建議,年齡為76~85歲的成人進行結腸鏡檢查篩查之前應咨詢醫(yī)生。該研究結果支持這一建議,即篩查指南不應僅基于年齡,應更具個體化,并考慮患者的預期壽命、健康狀況和對篩查檢查的耐受能力。
中美科學家發(fā)現(xiàn)胃腸道間質(zhì)瘤的新致癌驅(qū)動基因
22q染色體缺失是人類胃腸道間質(zhì)瘤(GIST)的常見染色體異常,發(fā)生在約50%的GIST患者中,并被認為與GIST的發(fā)病機理有關。然而,幾十年來,人們一直未發(fā)現(xiàn)22q染色體中的關鍵基因。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所(SINH)王躍祥教授和哈佛大學醫(yī)學院JonathanFletcher共同牽頭的研究顯示,位于22號染色體的新型抑癌基因DEPDC5的失活是GIST惡性進展的重要分子機制,同時表明其是GIST的新驅(qū)動基因[3,4]。研究成果近日發(fā)表于《PNAS》。
研究細節(jié)
GIST是最常見的人類肉瘤,名為KIT的癌基因是其主要癌癥基因。盡管早期微小GIST與臨床GIST“共享”相同的KIT突變,但是微小GIST的生長潛力有限,且不超過1cm。這提示,從微小GIST進展為臨床GIST的過程中,存在KIT以外的其他分子機制。
研究者進行外顯子組測序,發(fā)現(xiàn)16.4%(9/55例)患者的GIST中存在失活的DEPDC5基因突變,并證明DEPDC5是靶向22q染色體的腫瘤抑制因子。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DEPDC5失活可激活mTORC1信號通路并隨后抑制細胞周期停滯,進而促進GIST細胞增殖(圖2)。
圖2DEPDC5失活促進胃腸道間質(zhì)瘤惡性進展
此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DEPDC5可調(diào)節(jié)GIST對KIT抑制劑的敏感性,并且mTOR抑制劑聯(lián)合KIT抑制劑可能對DEPDC5失活的GIST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數(shù)據(jù)表明,DEPDC5是GIST進展相關的真正腫瘤抑制因子,也是常見22q染色體缺失的生物學相關靶點。DEPDC5失活的突變具有預后性,因為它們與侵襲性GIST相關、可促進GIST進展并降低對KIT抑制劑的敏感性。
更為有趣的是,局灶性癲癇的生物學機制(注意,遺傳性DEPDC5失活是發(fā)生局灶性癲癇的原因之一)與腫瘤發(fā)生有關,從而強調(diào)了局灶性癲癇的最新治療進展(例如DEPDC5激動劑)或可用于抗癌。
適用于結腸潰瘍、結腸炎的治療。
健客價: ¥20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fā)作 ;防止復發(fā)。頻繁發(fā)病的克羅恩病病人,預防急性發(fā)作。
健客價: ¥45主要治療消化道腫瘤,對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有一定療效。也可用于治療乳腺癌、支氣管肺癌和肝癌等。還可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等。
健客價: ¥42用于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的治療及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輔助治療,特別適用于柳氮磺吡啶素片胃腸道不適(如厭食、惡心)的患者。
健客價: ¥31.5結腸癌輔助化療:卡培他濱適用于 Dukes’C 期、原發(fā)腫瘤根治術后、適于接受氟嘧啶類藥物單獨治療的結腸癌患者的單藥輔助治療。其治療的無病生存期(DFS)不亞于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氫葉酸聯(lián)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濱單藥或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化療均不能延長總生存期(OS),但已有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在聯(lián)合化療方案中卡培他濱可較 5-FU/LV 改善無病生存期。醫(yī)師在開具處方使用卡培他濱單藥對 Dukes
健客價: ¥105用于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急性發(fā)作期的治療。
健客價: ¥239活血化瘀,清腸止瀉。用于慢性結腸炎性腹瀉(慢性菌痢、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
健客價: ¥735結腸癌輔助化療:卡培他濱適用于Dukes'C期、原發(fā)腫瘤根治術后、適于接受氟嘧啶類藥物單獨治療的結腸癌患者的單藥輔助治療。其治療的無病生存期(DFS)和總生存期(OS)都不亞于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氫葉酸聯(lián)合方案(5-FU/LV)。已有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卡培他濱和奧沙利鉑聯(lián)合化療可較5-FULV改善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醫(yī)師在開具處方使用卡培他濱單藥對Dukes'C期結腸癌進行輔助治療時,可參考以上研究結
健客價: ¥388"1:45歲以上體檢人群 2:糞便隱血陽性的人群 3:有消化道報警癥狀的人群(腹瀉、腹痛、腹脹、便血、便秘、消瘦) 4:有腸癌家族史及飲食生活習慣不良的人群 5:因各種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腸鏡檢查的高風險人群 6:結直腸腫瘤術后復查的人群"
健客價: ¥1688扶正固本,活血消癥。適用于正氣虛弱,瘀血阻滯,原發(fā)性肝癌不宜手術和化療者輔助治療用藥,有改善肝區(qū)疼痛、腹脹、乏力等癥狀的作用。在標準的化學藥品抗癌治療的基礎上,可用于肺癌、胃腸癌、乳腺癌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脘腹疼痛或脹悶、納谷少馨、大便干結或溏泄、或氣促、咳嗽、多痰、面色晄白、胸脅不適等癥,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健客價: ¥113抗癌,消炎,平喘。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對大腸癌、宮頸癌、白血病等多種惡性腫瘤,亦有一定療效,亦可配合放療、化療及手術后治療。并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
健客價: ¥15用于治療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鼻咽癌。
健客價: ¥97常衛(wèi)清?結直腸癌早篩服務:健康人群與腸癌高風險人群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服務。
健客價: ¥1996本品用于治療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膀胱癌、宮頸癌。
健客價: ¥86-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diào)節(ji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 - 肝性腦病(PSE):用于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tài)。
健客價: ¥32潰瘍性結腸炎、節(jié)段性回腸炎(克羅恩病)。
健客價: ¥32潰瘍性結腸炎(炎癥伴潰瘍)的急性期治療和預防復發(fā)的維持治療,以及括動性克羅恩病的癥狀改善治療。
健客價: ¥549本品用于直腸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
健客價: ¥212用于潰瘍性結腸炎。一些病例在醫(yī)生建議下可合用美沙拉秦片劑。
健客價: ¥36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用于脾腎陽虛所致的泄瀉,癥見大便不調(diào)、五更泄瀉、時帶黏液,伴腹脹腹痛、胃脘不舒、小腹墜脹。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功能紊亂屬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81、本品適用于治療下列疾?。?1)滴蟲??;(2)賈第鞭毛蟲病;(3)阿米巴?。?4)細菌性陰道炎;(5)與抗生素和抗酸藥聯(lián)合應用用于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6)厭氧菌感染。2、本品用于預防有厭氧菌引起的術后感染,如結腸、胃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手術后感染。其他詳見說明書。
健客價: ¥5.5調(diào)和肝脾,澀腸止痛。用于肝脾不和,瀉痢腹痛,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12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301、潰瘍性結腸炎。 2、Crohn’s病。 3、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健客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