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癌治療方法,那么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肝移植。肝移植是一種迄今為止被人們作為治療肝癌治療的最好方法。但是大家對肝移植的相關內(nèi)容卻了解的不多,有肝源就可以進行肝移植手術(shù)了嗎?肝移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對于較為深入的肝移植問題,大家都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
肝癌與肝移植的密切關系
肝癌是嚴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惡性腫瘤。嚴格地講,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有絕對把握治愈各類肝癌。治療肝癌的方法很多,要讓患者從中選擇出最適宜自己的方法是不現(xiàn)實的,就是讓一些非肝臟疾病專業(yè)的醫(yī)生做此決定也會有所偏差。所以,了解各種治療方法的適應證,對作出正確的判斷十分必要。
肝移植技術(shù)的興起,給肝臟外科理念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肝移植不僅可以切除腫瘤,更重要的是同時去除了整個病肝,消滅了肝癌發(fā)生的土壤——肝硬化,移植的新肝解除了肝臟儲備功能不全的后顧之憂,同時也使那些因為肝功能不良而無法手術(shù)的肝癌患者獲得了根治的機會。
肝移植治療肝癌走過了漫長的路程。從理論上來講,肝移植不僅全部切除了肝臟腫瘤及潛在的多中心子灶,還切除了病變的肝臟,預防了肝癌的復發(fā)。但是,早期的肝移植幾乎都用于晚期肝癌患者,肝移植治療肝癌的總體療效讓人沮喪,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使肝癌從最初作為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一度被認為是肝移植的相對禁忌證。2O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部分移植中心的肝癌受者比例有所上升,主要與肝癌腫瘤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和肝移植療效的提高有關。全球各肝移植中心的研究結(jié)果都比較一致地肯定了肝移植治療早期肝癌的良好療效,肝移植治療肝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給我們帶來了光明的前景,但其適應證應嚴格掌握,并非每一個肝癌患者都適合做肝移植。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定義早期肝癌。雖然大家都認為腫瘤的大小、數(shù)量、分級、血管浸潤程度及有無肝外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與移植術(shù)后的生存率及腫瘤復發(fā)率密切相關,但就具體標準而言仍有細小的差別。
肝移植的風險有多大?
肝臟移植手術(shù)在國外已經(jīng)發(fā)展了40多年,我國從事這項技術(shù)只有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不少病人和家屬對肝臟移植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擔心風險大,擔心下不了手術(shù)臺。沈中陽教授認為,現(xiàn)在我國已經(jīng)有了很成熟的肝臟移植技術(shù)和管理模式,早已走出肝臟移植的摸索階段,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質(zhì)量都大幅度提高。目前全世界已有10萬余名終末期肝病病人通過肝臟移植獲得了第二次生命。世界最長肝移植存活者目前已超過33年。我國存活時間最長的肝移植病人肝齡已有10歲。
有專家認為,從理論上來說,幾乎所有重癥肝病病人都可以做肝移植,只要術(shù)前沒有嚴重感染、嚴重心肺衰竭就可以了。沈中陽教授認為,一般來說,患有內(nèi)、外科常規(guī)方法不能治愈的肝病,預計在短期內(nèi)可能死亡,同時尚能耐受手術(shù)者,均適合作肝移植。主要包括:暴發(fā)性及進行性肝功能衰竭;各種原因引起的晚期肝硬化;肝臟腫瘤(早期,無血管浸潤及其它部位的轉(zhuǎn)移);先天性代謝性肝??;先天性膽道閉鎖癥。對于肝炎病人來說,乙型肝炎發(fā)展為晚期肝硬化,急、慢性重癥肝炎,尤其是慢性重癥肝炎,與肝炎相關的肝癌病人,出現(xiàn)這三種情況時才考慮肝臟移植。
肝病的新療法干細胞移植
干細胞可從骨髓血、外周血和臍血中分離到,前兩者較為常用,特別是骨髓,因其含干細胞較為豐富。當前多用骨髓移植來治療各種肝病。其實,骨髓移植就是移植骨髓干細胞(包括造血干細胞和間質(zhì)干細胞)。干細胞分離到后,要經(jīng)過體外培養(yǎng)、增殖和濃縮,然后在無菌的條件下經(jīng)肝動脈或門靜脈注入患者體內(nèi),這兩條血管直通肝臟,為其提供血液;或通過介入管道,直接將干細胞種植于肝組織;也可以將干細胞接種于腹腔內(nèi)和脾臟中,但這兩種方法的結(jié)果均不理想,已被棄用。
移植后的干細胞很快落戶于肝內(nèi),可強有力地分化為肝干細胞,再由其分化為肝細胞,或直接分化為肝細胞和膽管細胞,最后構(gòu)成新生的肝組織,以替代病態(tài)的肝組織,于是肝功能恢復,病情改善。肝干細胞于上世紀50年代末被發(fā)現(xiàn),因為形態(tài)呈卵圓形而被稱為卵圓細胞,后來知道它是肝內(nèi)具有分化能力的細胞,所以科學家就賦予這種細胞以新的概念,叫肝干細胞。
成熟的肝細胞是從兩類不同的組織細胞的干細胞轉(zhuǎn)化而來的:一類是由肝卵圓細胞、胚胎肝細胞、成人肝細胞和膽管胞分化來的肝干細胞,因其與肝臟有關,故稱為肝源性肝干細胞;另一類是由骨髓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和胰腺上皮干細胞分化而來的肝干細胞,這一類肝干細胞與肝臟沒有什么瓜葛,故稱為非肝源性肝細胞。
其實骨髓干細胞才是肝干細胞主要的肝外來源。上述這兩類組織細胞都能派生出肝干細胞,再由其進一步分化出成熟的肝細胞。在正常的情況下,肝干細胞處于休眠狀態(tài),不增生、不分化,但當肝細胞壞死或中毒時,它會“感覺”到,會“蘇醒”過來,并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開始增殖及分化,又以其本能的趨向性而朝患處集結(jié),以彌補肝細胞的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