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患者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生命線?
摘要:血管通路涉及的血管資源:(1)上肢的動靜脈,如橈動脈、肱動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2)中心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無名靜脈和上下腔靜脈。
隨著糖尿病、高血壓發(fā)病率的升高,慢性腎臟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北京市城市人口慢性腎臟病的檢出率是11.9%,也就是說10個人里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功能損傷的加重,最終有患者會步入透析。若要進行血液透析,首先需要建立血管通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瘺”,它就是血透病人的“生命線”。血管通路的建立需要自身的血管,沒透析之前我們要對其進行保護,因為對于個體來說血管是有限的。
血管通路涉及的血管資源:(1)上肢的動靜脈,如橈動脈、肱動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2)中心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無名靜脈和上下腔靜脈。
靜脈的保護包括:(1)避免佩戴過緊的手表、腕部飾品,避免外傷;(2)避免在上述血管行各種穿刺操作,如抽血、輸液、留置套管針。如果必須抽血或輸液,盡量選擇手背淺表靜脈、下肢靜脈,盡可能選擇肢體遠端的靜脈,同時避免在同一血管部位反復穿刺。使用套管針時,盡量縮短留置時間。盡量避免輸注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3)盡量避免長期使用中心靜脈導管,以免中心靜脈狹窄影響或喪失建立上肢動靜脈內瘺的機會。必須使用中心靜脈導管作為動靜脈內瘺成熟期過渡時,選擇在擬造瘺肢體對側置管或股靜脈置管。盡量避免鎖骨下靜脈置管;(4)使用其他類型的中心靜脈導管或留置物,均可導致上述血管血栓、狹窄形成(如PICC、心臟起搏器、輸液測壓裝置等),應盡量避免。
動脈的保護:避免人為損傷動脈的因素,如創(chuàng)傷、血氣分析、動脈內壓的監(jiān)測、介入手術等。一般的袖帶測血壓不會造成動脈損傷。
所以,在沒有透析之前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時刻應該注意保護好自身的血管資源,維護好自身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