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病人體內會潴留氮質代謝產(chǎn)物,特別是尿素,這些物質在經(jīng)消化道排出體外前,被腸道細菌分解,尿素所產(chǎn)生的銨鹽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fā)廣泛的炎癥、潰瘍。患者可能出現(xiàn)非細菌性口腔炎、口腔氨臭味、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消化道潰瘍和出血。所以若能妥善施行口腔護理,就可防止感染,使病人舒適。
尿毒癥病人進行口腔護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去除口臭,減少惡心感,增強食欲,防止細菌和霉菌生長。
一般口腔護理
對于生活可以自理的尿毒癥病人,可以自行或在他人協(xié)助下堅持早晚刷牙,飯前餐后漱口。這樣既可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飯前漱口還可以去除病人口中的氨臭味,減輕惡心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欲。
特殊口腔護理
對不能下床活動、生活不能自理和病情危重的尿毒癥患者,可由他人進行口腔護理。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按需要準備口腔護理物品
準備裝著碗的托盤,碗內放置20個左右(具體數(shù)量視病人口腔情況而定)的棉球,棉球先用白開水或根據(jù)需要選用漱口液濕潤,但漱口液不宜過多,使棉球濕潤為宜:鉗子或鑷子1把,壓舌板1塊,雜用巾或毛巾1條,以及手電筒、水杯、吸管、廢物盤等,必要時準備開口器。若患者有感染或口腔潰瘍時,按需要備藥,斟酌情況使用。
操作步驟
(1)將準備好的用品放在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并取得他的配合。將病人的頭偏向操作者這一側,取雜用巾或毛巾圍在病人下頷,嘴角放廢物盤。
(2)用持物鉗或鑷子夾取已濕潤的棉球,濕潤病人的嘴角和嘴唇。持手電筒觀察病人的口腔情況,觀察內容為:是否有假牙、潰瘍、感染、出血及口腔異味等。有活動假牙則取下洗凈后,放于冷開水或清水中;不可將假牙放在熱水中,以免變色、變形和老化。叮囑病人適當張口配合,對不能張口者可用開口器,開口器使用時要從臼齒放入,不要粗暴使病患張口。
(3)一手拿持物鉗或鑷子夾取棉球(每次只夾一個,鉗子或鑷子要夾于棉球中央,使棉球將鉗尖包裹住,以免操作時鉗尖碰破患者口腔黏膜),另一手拿壓舌板將病患一側頰部輕輕撐開,為病人擦洗牙齒和口腔。擦洗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以免遺漏。擦洗順序為:牙齒外側—牙齒內側—牙齒咬合面—上顎—舌面—舌下窩—雙頰部。
(4)擦洗完口腔后漱口。漱口后用毛巾將病人嘴角及下頷處的水漬擦凈,再根據(jù)需要在口腔潰瘍或感染處涂藥,最后安上假牙。昏迷的病人不能上假牙,可將其假牙洗凈后浸泡于清水中。
擦洗口腔時的注意事項
棉球如果過濕,要在壓舌板上擠干,以免患者口腔內存積過多漱口水而吸入呼吸道。擦洗動作要輕柔,對潰瘍和感染處尤其要小心。擦洗上顎和舌面時不要伸入過深,力量勿過輕或過重,以免病人惡心或擦傷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