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以靜止性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姿勢及平衡障礙等為主要癥狀,多見于中老年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慢性退行性疾病。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發(fā)病率為1%。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該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日益受到重視。
迄今為止,PD仍然病因不明,并且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PD早期可采用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藥物治療,隨著病情進展至中晚期,會出現(xiàn)耐藥性及與服藥相關的特異性并發(fā)癥,這時可以考慮接受DBS治療,以改善運動障礙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DBS手術屬于神經(jīng)調控療法技術之一,也稱腦起搏器手術,是近20年來立體定向功能神經(jīng)外科領域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是一種通過向腦內植入微細的電極并連接神經(jīng)刺激器,從而電刺激腦內特定核團治療功能性腦疾病的新治療手段。相對于以往的立體定向腦核團毀損手術,DBS具有可逆、可調節(jié)、非破壞、不良反應小和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因此成為PD外科治療的首選方法,并逐步替代毀損手術。此療法1998年在我國首次使用,至今已十余年。
帕金森病的手術應在具有一定條件的醫(yī)院開展,包括擁有磁共振、精確的立體定向系統(tǒng)及射頻治療系統(tǒng)、術中電生理監(jiān)護系統(tǒng)、術中X線(C臂機)等,手術團隊包括經(jīng)驗豐富的神經(jīng)內科/運動障礙病的??漆t(yī)生、臨床心理醫(yī)生及受過專門訓練的神經(jīng)外科及立體定向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
帕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僅適用于那些經(jīng)過經(jīng)驗豐富的神經(jīng)內科/運動障礙病??漆t(yī)生治療,盡管在充分、有效的藥物治療下,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具體原則為:原發(fā)性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制劑有效或曾經(jīng)有效,藥物“關”期每天累計超過2小時或異動時間每天累計超過2小時,每天服用左旋多巴在5次以上,或者包括左旋多巴、受體激動劑、COMT抑制劑等三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下,患者仍有以下一種或多種情形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1)藥物的癥狀控制效果不能持續(xù)完整一天;
(2)出現(xiàn)藥物引起的異動癥、劑末現(xiàn)象并妨礙運動功能;
(3)可預期的或不可預期的運動波動;
(4)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的震顫;
(5)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的肌張力障礙;
(6)病人的日?;顒尤绻ぷ鳌蕵?、家務等受到很大影響。
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基礎上,病人沒有常規(guī)神經(jīng)外科手術的禁忌癥(出血傾向、感染等);沒有明顯智力障礙或精神性疾病,在手術過程中愿意并能夠合作。
術前評估在帕金森病手術治療中尤其重要,不但可以提前判斷手術效果,還可以使家屬對手術效果有合理的期望值。術前評估應由受過運動障礙病??朴柧毜纳窠?jīng)內科醫(yī)生及心理科醫(yī)生完成。無論患者接受毀損手術治療或腦深部電刺激治療,術前患者都應接受全面完整的術前評估,以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手術以及預測手術療效及資料存檔便于長期隨訪?;颊咴谛g前3-7天,分別評估藥物“開”期和“關”期的運動及其他功能狀況。常用評估量表包括UPDRS,Hoehn-Yahr量表,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量表以及簡明精神癥狀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等。對于懷疑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術前應評估患者的智力、記憶、理解、判斷及操作功能。術前兩周停用所有抗凝血制劑以減少術中出血,控制患者高血壓、糖尿病等癥狀。
目前對帕金森病早期是否可以手術治療,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首先我們應該界定早期的含義:通常指病史在5年以內、或者病史即使5年以上,但藥物治療有效且沒有藥物副作用,或者horn&Yahr分級為1級時應該都是病情的早期。但對于原發(fā)性帕金森病患者,早期應用左旋多巴制劑控制癥狀效果很好,少量的藥物就能明顯改善帕金森病癥狀,此時沒有必要接受手術治療。以下情況例外:患者對所有抗帕金森病藥物都有嚴重不良反應而無法接受藥物治療;有嚴重的震顫癥狀而且藥物治療無法控制癥狀者,為了改善其生活質量及工作能力,可以考慮早期干預。對于PARK基因陽性的年輕帕金森病患者,為了延緩長期服藥導致副作用的時間,可以考慮早期手術治療。
另外一個早期的概念是指帕金森病病人出現(xiàn)了開關現(xiàn)象、異動癥等藥物并發(fā)癥的三年以內,2013年的新英格蘭雜志發(fā)表的一篇文章證實,此時腦起搏器手術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單純的藥物治療。
除了病程以外,患者接受手術時的年齡對手術效果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講,年輕的,偏身癥狀重,對左旋多巴的反應良好,全身健康狀況比較好的病人手術效果較好;手術患者的年齡不宜過大,體質要比較好,頭部CT、MRI無其他嚴重的腦實質性病變及腦萎縮。雖然年齡不是絕對限制,但身體素質還是很重要的。盡管手術本身不會造成病人死亡,但70歲以上,體質較差的患者術后容易出現(xiàn)的嗜睡和神智淡漠,有些患者會伴發(fā)肺部感染,高熱,甚至有生命危險,這種悲劇是發(fā)生過的。特別是伴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和全身健康狀況較差的病人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會相對較多。
需要強調的是,由于移植術還處于試驗階段,目前臨床應用的手術方法只是對癥治療,并不能真正治愈帕金森病,術后仍需藥物治療,但可以減少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