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huán)境污染日益加重和精神壓力增加等,敏感性皮膚發(fā)生率逐漸升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很多朋友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敏感肌膚,張楊貴皮膚科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什么是敏感性皮膚呢?
敏感性皮膚(sensitiveskIn,SS)特指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fā)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tài),主要發(fā)生于面部,臨床表現為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因素剌激時皮膚易出現灼熱、剌痛、瘙癢及緊繃感等主觀癥狀,伴或不伴紅斑、鱗屑、毛細血管擴張等客觀體征。
1.發(fā)生因素
個體因素
敏感性皮膚原因復雜,個體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年齡、性別、激素水平和精神因素等。近年的研究表明敏感性皮膚與遺傳相關,年輕人發(fā)病率高于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精神壓力可反射性地引起神經降壓肽釋放,引發(fā)敏感性皮膚。
外在因素
下列因素均可引發(fā)或加重敏感性皮膚,包括:①物理因素:如季節(jié)交替、溫度變化、日曬等;②化學因素:如化妝品、清潔用品、消毒產品、空氣污染物等;③醫(yī)源因素:如外用剌激性藥物,局部長期大量外用糖皮質激素,某些激光治療術后等。
其他皮膚病
敏感性皮膚也可繼發(fā)于某些皮膚病,約66%特應性皮炎的女性患者和57%的玫瑰痤瘡患者存在皮膚敏感狀態(tài),其他如痤瘡、接觸性皮炎、濕疹等也可引發(fā)敏感性皮膚。
2.發(fā)生機制
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是一種累及皮膚屏障-神經血管-免疫炎癥的復雜過程。在內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引起感覺神經傳人信號增加,導致皮膚對外界剌激的反應性增強,引發(fā)皮膚免疫炎癥反應。
皮膚屏障功能損傷
敏感性皮膚角質層結構不完整,表皮細胞間脂質含量不平衡,均可導致神經酰胺的含量減少。皮膚生理指標測試表明敏感性皮膚經表皮失水率增加,角質層含水量降低,均表明敏感性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由于皮膚表面溫度過低或過高(低于34°C或高于42°C)都會延遲皮膚屏障修復,故環(huán)境溫度可以引發(fā)或加重敏感性皮膚。
3.臨床表現
主觀癥狀
通常是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刺激后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癥狀,持續(xù)數分鐘甚至數小時,常常不能耐受普通護膚品。
客觀體征
敏感性皮膚的外觀大都基本正常,少數人面部皮膚可出現片狀或彌漫性潮紅、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可伴干燥,細小鱗屑。
4.治療
合理護膚
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是治療敏感性皮膚的重要措施。合理護膚要遵循溫和清潔、舒緩保濕、嚴格防曬的原則。宜選用經過試驗和臨床驗證,安全性好的醫(yī)學護膚品。禁用祛角質產品,宜用溫水潔面,每日潔面次數不宜過多。根據季節(jié)變化選用具有修復皮膚屏障作用的醫(yī)學護膚品。
物理治療
冷噴對熱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過低溫物理作用,收縮擴張的毛細血管,達到減輕炎癥的目的。
紅光照射
紅光主要是消炎,修復敏感肌膚,是通過紅光導入美白、保濕、VC、VE等功效性成分,可以成為一種常規(guī)保養(yǎng),經常照射可以改善皮膚功能,修復敏感肌膚;縮小毛孔、去除非常細小皺紋;增加肌膚彈性、緊致肌膚;淡斑、改善皮膚色素不均??稍黾悠つw自然細胞活性,使光活化的細胞中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和真皮中纖維細胞和角蛋白的合成增加,加速皮膚新生組織再生,縮短康復期。撫平皺紋,光滑皮膚,提升膚質。
強脈沖光及射頻強脈沖光可通過熱凝固作用封閉擴張的毛細血管和對表皮細胞的光調作用促進皮膚屏障功能修復,緩解皮膚敏感癥狀。射頻可刺激真皮Ⅰ、Ⅲ型膠原增生,提高皮膚的耐受性。
藥物治療
癥狀嚴重者可酌情配合藥物治療,對于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顯著者可選擇抗炎、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對于伴有焦慮、抑郁狀態(tài)者可酌情使用抗焦慮和抑郁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