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復時機:一般拔牙后三到六個月開始修復。這是因為拔牙后牙槽嵴要有一個骨吸收的過程,三個月之內的吸收速度最快,6個月以后吸收速度趨于平緩,如果過早修復,以后修復體和牙槽嵴之間會隨著牙槽嵴的吸收產生縫隙。因此一定不能過早開始修復。年齡大的患者可相應增加恢復時間。
2、修復方式:拔牙后如何修復需要看患者的條件了:拔牙的位置、余留牙的情況,牙槽嵴的情況,還有您的要求和經濟情況。拔牙后老百姓經常問到如何“鑲牙”或者“裝假牙”,這些都是通俗的說法,在口腔范圍內我們稱之為“修復”。其實口腔修復分為幾個部分,根據患者條件和要求不同我們會為患者制定適合他的治療計劃,一般分為種植義齒、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全口義齒幾個部分。
活動義齒就是能摘戴的帶掛鉤的假牙,美觀和舒適性一般,但適應范圍較廣。固定義齒大家都知道,烤瓷修復就是其中一種,是需磨除牙體才能進行修復的修復方式——通過粘結劑把義齒粘固在經過牙體預備的患者自己的天然牙上,是不需要每天摘帶的。全口義齒只有口內沒有牙的時候才能修復,是固位不依靠卡環(huán),僅依靠大氣吸附力和唾液粘性的一種修復方式,現(xiàn)在全口義齒還有很多改良性的修復方式:覆蓋式全口義齒,附著體在全口中的應用,舌側集中合全口義齒,長正中全口義齒等。
在選擇治療計劃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包括經濟和自身條件,我們還是推薦首選種植,其在美觀、舒適性和對天然牙的保護方面存在較大優(yōu)勢。但是種植義齒也有不少的限制。種植義齒需要您的牙槽嵴條件可以,例如上頜有上頜竇,如果位置過低種植不了,下頜有下頜神經管,如果位置過高也種植不了。如果牙槽嵴寬度和高度不足,也不能種植。還有就是時間問題,種植一般種植體植入體內后,需在體內觀察一段時間,一般為半年左右。另外種植義齒修復以后的復診次數較多,需定期復查。
實際上以上幾種修復方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最為完美的修復方案。因此不存在哪種修復方式是更好的,只有對于某個特定患者來說更為適合的修復方式。
下列情況可考慮種植:
良好的骨質量和數量
良好的牙齦生物型(厚)
牙齒位置靠近軸向
牙齦外形是平的,而不是扇貝型
可以接受的笑線
余留基牙牙齒是健全的,很少或沒有修復體
考慮即刻或者延期骨移植材料
經濟方面可以接受
下列情況可考慮懸臂橋:
沒有糟糕的咬合干擾
舌側良好的自潔性
修復側切牙(尖牙為基牙),正中休息位時中切牙接觸,避免側切牙接觸導致移動。
下列情況可考慮活動修復時:
患者經濟條件或意愿不足
病人具有如下病史(如靜脈注射雙膦酸鹽類藥物或放射治療中不能拔牙)
患者不想種植牙
下列情況可考慮粘接固定橋:
沒有糟糕的咬合干擾
熱塑性丙烯酸或尼龍活動義齒
下列情況可考慮固定修復:
潛在基牙上面存在大長橋修復體
軟硬組織部足
潛在基牙需要美學修復
鄰牙缺失
患者不想種植牙
足夠的咬合距離
下列情況時考慮保留臨時修復:
年輕恒牙,不想種植牙
適當的舌側預備并擴展到鄰面
告知病人情況,病人了解遠期療效
正確的粘接處理
患者經濟條件或意愿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