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過頭暈的經歷,如果不嚴重,也許自己休息一會兒就會緩解。但有一種“暈”,可能會讓人覺得整個世界都在旋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這屬于中醫(yī)學中的“眩暈”。眩暈難忍,亟待治愈,看王渭川教授如何論治。
01
脾腎陽虛型
主要證候:眩暈,眼花,有時見屋轉或有物飛動,肌肉、舌震顫,喘息,自汗,腹脹便溏,心悸腰痛,舌質淡潤,苔薄白或灰膩,脈遲緩或微澀。
治法:溫腎益陽,理脾化瘀。
處方:河間地黃飲子合天麻鉤藤飲加減。
巴戟天12克,淫羊藿24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覆盆子24克,桂枝3克,茯苓12克,生黃芪24克,黨參24克,五味子12克,天麻9克,鉤藤9克,鹿角膠15克,益母草24克,滿天星24克,金錢草60克,烏梢蛇9克,連頭水蛭6克,生蒲黃9克,熟附片24克(先煎2小時)。
圖:淫羊藿
方義分析:本方巴戟天、山茱萸、淫羊藿大補腎臟之不足;黃芪、黨參大補脾胃之氣;鹿角膠、覆盆子、五味子滋陰益精;又以附、桂之辛熱溫養(yǎng)真陽;茯苓滲濕;天麻、鉤藤平肝息風;益母草、蒲黃活血化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陽;再加上烏梢蛇、水蛭等蟲類藥,加強息風化瘀的作用。全方共奏溫腎益陽、理脾化瘀之功。
02
肝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眩暈氣短,容易暈倒,四肢麻,舌震顫,潮熱心悸,口苦咽干,面色青暗,兩顴紅暈,心煩腰痛,脅痛,大便干,舌質絳,苔少,無津,舌尖見紅色小點,脈細數。
治法:滋腎養(yǎng)肝,活絡潛陽。
處方:一貫煎合天麻鉤藤飲加減。
生地黃24克,麥門冬12克,當歸9克,川楝子9克,沙參9克,天麻9克,鉤藤9克,夜交藤60克,黃芩9克,益母草24克,梔子9克,朱茯神12克,生石決明12克,川牛膝2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菊花6克。
方義分析: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當歸滋陰柔肝,有滋水涵木之意;沙參滋養(yǎng)肺胃,養(yǎng)陰生津,培土抑木;并在大隊甘涼柔潤藥中,少佐一味川楝子苦辛疏泄,故有滋陰而不礙脾胃、疏泄而不傷陰血之效;同時佐以天麻鉤藤飲疏肝豁痰,息風通絡。全方共奏滋腎養(yǎng)肝、活絡潛陽之功。
加減:臨證運用中,王氏常加女貞子、墨旱蓮、生白芍以加強滋養(yǎng)肝腎之功;煩躁不寐者酌情加用刺蒺藜、青葙子、珍珠母、磁石、琥珀末鎮(zhèn)靜安神;脾胃虛弱者加砂仁、蔻仁、雞內金健脾胃;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潤腸通便。其余兼癥藥物加減同脾腎陽虛型。
03
肝膽實火型
主要證候:發(fā)作來勢猛烈,但緩解也快,頭目眩暈劇痛,耳鳴失聰,肢麻足冷,唇紅面赤,食欲減退,口燥咽干,失眠,小便黃,大便結,舌質紅,苔黃薄,脈洪數兼弦。
治法:柔肝清腦息風。
加減處方:犀角地黃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
犀角3克(銼末沖服),生地黃24克,赤芍12克,牡丹皮9克,桑寄生15克,天麻9克,鉤藤9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60克,黃芩9克,朱茯神12克,生石決明12克,梔子9克,川牛膝20克,杜仲12克,菊花6克。
圖:天麻
方義分析:犀角地黃湯治熱毒熾盛于血分所致者,以苦咸寒之犀角涼血清心降火,甘苦寒之生地黃清熱滋陰生津;赤芍、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本方涼血與活血祛瘀共用,使熱清而無冰伏留瘀之弊。佐以天麻鉤藤飲疏肝豁痰,息風通絡,共奏柔肝清腦息風之功。
加減:痰多者選用天竺黃、川貝母、半夏潤肺化痰;眩暈重者加用生僵蠶、蠶沙增強鎮(zhèn)肝息風之功。其余兼癥,藥物加減同脾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
01
驗案
林某,男,21歲。
初診:1963年10月7日。病人于1963年春季出現(xiàn)血壓高,眩暈頭痛。經當地某醫(yī)院診斷為“梅尼埃病”。因多方治療效果不顯,由當地來我處診治。現(xiàn)頭暈較劇,不能轉動。頭劇痛,面紅赤,失眠多夢,咽干脅痛,肢麻舌顫,飲食尚可,舌質紅,苔光剝,脈洪數。
治法:柔肝清腦,佐以息風。
處方:犀角地黃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
犀角1.5克,牡丹皮9克,焦梔子9克,生僵蠶9克,蠶沙12克,桑寄生15克,天麻9克,生地黃12克,菊花9克,磁石9克,珍珠母24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青葙子24克,菟絲子15克。1周6劑,連服2周。
二診:10月21日。眩暈、頭痛顯著減輕,面紅退,精神好轉,午后略有頭痛微暈,睡眠仍差。舌質淡紅,苔薄膩,脈細弱。
治法:柔肝清腦,佐以息風。
處方:前方去犀角、磁石、菊花、僵蠶、蠶沙。加炒北五味子12克,熟地黃12克,夜交藤60克,川楝子9克,當歸9克。1周6劑,連服2周。
三診:11月6日。頭已不痛,頭暈顯著減輕,二便正常,唯睡眠仍不酣。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緩。
治法:柔肝清腦,佐以息風。
處方:前方加朱茯神12克,熟酸棗仁9克。1周6劑,連服4周。
圖:茯神
病已痊愈,重新工作。
按語:肝膽屬風木之臟,如風陽侵擾,使肝陽偏亢,化火生風,則膽火與心火相結而致病。本證型來之也暴,但如對癥治療,則愈之也速。
健脾利濕,滋腎平肝。用于痰濕中阻、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
健客價: ¥20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1299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健客價: ¥35清血解毒,消腫止癢。用于經絡不和,濕熱血燥引起的風疹,濕疹,皮膚刺癢,雀斑粉刺,面赤鼻虐,瘡瘍腫毒,腳氣疥癬,頭目眩暈,大便燥結。
健客價: ¥15.8主要用于腦部,周圍血流循環(huán)障礙。 1、急慢性腦機能不全及其后遺癥:腦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癡呆。 2、耳部血流及神經障礙:耳鳴、眩暈、聽力減退、耳迷路綜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經障礙: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及神經障礙、老年黃斑變性、視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圍循環(huán)障礙:各種動脈閉塞癥、間歇性跛行癥、手腳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價: ¥36.4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44.8血管擴張藥,有擴張腦血管,心臟血管及周圍血管的作用。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亦可用于治療耳眩暈癥,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眩暈,耳鳴和聽力減退等。
健客價: ¥16.7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無先兆)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 由前庭功能紊亂引起的眩暈的對癥治療。
健客價: ¥23.6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用于肝陽上亢所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眼花、震顫、失眠;高血壓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3.7下列疾病伴發(fā)的眩暈、頭暈感。梅尼埃病、梅尼埃綜合征、眩暈癥。
健客價: ¥14補腎壯陽,填精益髓。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損而致的肢倦神疲,眩暈健忘,陽萎早泄,不育不孕,腰膝冷痛等癥。
健客價: ¥20主要用于美尼爾氏綜合征,血管性頭痛及腦動脈硬化,并可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腦栓塞、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等;高血壓所致直立性眩暈、耳鳴等亦有效。
健客價: ¥14.9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812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健客價: ¥3.5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用于瘀血閉阻所致的心胸痹痛,眩暈頭痛,經期腹痛。
健客價: ¥12.8益氣養(yǎng)陰,活血止痛。用于氣陰兩虛、瘀血阻絡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心痛、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耳鳴眩暈;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5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擴張冠脈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瘀血內阻之胸痹、眩暈、氣短、心悸、胸悶或痛。
健客價: ¥14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82.8(1)腦血供不足,椎動脈缺血,腦血栓形成后等。(2)耳鳴,腦暈。(3)偏頭痛預防。(4)癲癇輔助治療。
健客價: ¥4用于高血壓病及癥狀性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眩暈癥、突發(fā)性耳聾的輔助治療。也可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癥。
健客價: ¥9用于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動脈硬化、腦出血恢復期、蛛網膜下腔出血恢復期、腦外傷后遺癥、內耳眩暈癥、冠狀動脈硬化及由于末梢循環(huán)不良引起的疾病等治療。
健客價: ¥5用于高血壓病及癥狀性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眩暈癥、突發(fā)性耳聾的輔助治療。也可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癥。
健客價: ¥10補氣活血,通經活絡。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量作用。用于腦血栓、腦動脈硬化、中風后遺癥等各種腦血管疾病氣虛血瘀證引起的頭痛、眩暈、半身不遂、肢體發(fā)麻、神疲乏力等癥。
健客價: ¥14.5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健客價: ¥12.8